新编文集(第10/31页)
尼采生于一八四四,死于一九○○。彼时的英国正是所谓承平时代,厌武修文,工业发达,大享庸福。因之伟大心灵的雪莱、拜伦都被摒国外。尼采觉得全欧没有一些儿活气,全都在睡。他又以为德行便是懦弱,怜悯是妇人之仁,助弱者为恶,这是奴隶的道德。
第八讲
我今天要讲王尔德(Oscar Wilde)。
我可以说他是一个殉道者。他愤世嫉俗,乱为而死。我们对于任一个作家,应该用批评的眼光去看,不应该一味盲目的去崇拜。哥德说他一生最怕人家崇拜他一件东西,而这件东西是他所没有的。我想就是王尔德——或竟可说一切作家——也有这样的心理吧。阑珊和Frank Harries对于这个作家都有适当的评论。
他一身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他父亲把他送到牛津大学,一个是社会把他送进监狱。他受白特尔的影响比罗希金多。但白特尔的生活和王尔德却恰恰相反。前者过的是学者的生活,无妻,只有一个小猫做他的伴侣。而后者却是花花公子,无所不为。王尔德自己也说:“我是要在生命中实现诗的。”所以他的生活便是一部诗集,异常的浪漫。法国苟特Gautier爱服装,他也是一样。每每穿着怪服,拿着孔雀翎,招摇过市。他极会说话,一说起来满座春风,没有不愉快的。
他思想的最大的刺激便是入狱这一件事。以一个素来豪放奢侈惯了的少年,一旦铁锁锒铛,两者情形相比,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说他这一入狱,便有了更深一层的觉悟。他的《狱中记》文极流畅,全书差不多是抒情诗的,一个个的字都有雕刻的意味。
第九讲
今天且起始来讲萧伯纳(Bernard Shaw)。在研究萧伯纳之前,我们至少要了解一些尼采的思想。尼采可以说是一个预言家,他的“超人”的思想,到萧氏方完全实现出来。萧氏是一个终身主张超人的人。有人说他不是寻常人,是上帝。他现在还生存着,我曾见过他好几次。他的言语很锋锐,谈起话来,直没有你插话的机会。他的声音很沉着,很纯正。他爱穿绿色的服饰,因为爱尔兰的标帜是绿色。形式都是独出心裁,因为他自己便是个艺术家。他不好烟酒。
了解萧氏是很难的,没有身临西方境地的人,真不知他的话是说些什么。他的话多似是而非的颠倒语。他是自己的好批评家。在他的戏剧作品里,每篇剧前都有一个序论,有时序论竟比原剧还长。如果将他的序论都凑在一处,直可以当作一部“政治科学史大纲”看。
在一千八百七十年代,英国戏剧界消沉极了,差不多的作品都是中下级,没有特出的。到一八八九才有易卜生的戏剧输入国内。那时有个演剧家名白茵的,和萧伯纳是好友。白茵正急的要选择一个优美的剧本,萧氏便替他作了一篇《寡妇之室》,一八九四年他又出了《不快意的戏剧》三卷,英国戏剧界方才大放光彩。
萧伯纳反抗浪漫派。他的作品虽有人说他有些像浪漫,但他却不是堕落的浪漫。
他所讲的恋爱,不是痴情,是使人不得不恋爱的生命力。他说人为生命力所压迫才恋爱的。
第十讲
我今天的讲题是威尔斯(H.G.Wells)。他是《世界史纲》的作者。我认识他。他的母亲是个女仆出身,他父亲是个园丁,以打球为生。威尔斯因为家寒,十三岁便出校做事,先在药店里当伙计,以后又到衣店里学做买卖。竭力的将费用节省,才入了大学。后来又作新闻事业。他最初作的东西有一本《时间机》,是一本幻想的小说,根据于科学思想的。他的科学小说著得很A,后又从事社会小说。他作的书不下三四十册。他的绰号是“群众的人”,因为他是入世的,并没有怪僻的地方,而萧伯纳却是极明显的超人了。
萧伯纳的思想是一贯的,但他的思想却是时有变迁。彼时他们都是属于社会改良派的。后来威尔斯忽不满意于此派,遂退出,另立一世界主义,和萧伯纳抗衡,于是便有一九○五年萧威二氏的辩论。这场辩论很是有名,威尔斯不及萧伯纳语言便捷,因之结果威尔斯失败。
威尔斯主张艺术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恰又逢到偏重艺术的詹姆士,两人又辩了起来,后来竟常常为这事起争论。他和易卜生是不同的。易卜生完全为了自己的感情冲动而作戏剧,而他却是为了社会而作社会小说的。在这里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女权运动会,会员们看易卜生戏剧里这样的鼓吹妇女革命,尊崇得了不得,要替他造铜像,还请他来演说。他便说破他一点成心也没有,并不晓什么叫女权运动,大笑而返。威尔斯却不然,他攻击现社会一切风俗制度和习惯,不遗余力;工业上的不平等待遇,他尤为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