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第5/9页)
好。(对2号陪审员说) 现在看好了,我不会再演示第二次。(转向8 号陪审员,看了他一眼,然后往下蹲了些) 我比你矮六到七寸,对吧?
2号陪审员: 对。或许更矮一点儿。
3号陪审员: 好啊。还可以再蹲下去点儿。
(他举起刀,调整了下刀在手里的位置,悬在空中准备向下刺。)
(8号陪审员与3号陪审员彼此对视,3号陪审员突然用力向下刺去。)
2号陪审员: 当心!
(刀尖停在距离8号陪审员胸口一寸处。8号陪审员一动不动。3号陪审员笑了。)
6号陪审员: 这可不是开玩笑。
5号陪审员: 你有什么毛病啊?
3号陪审员: 都冷静点儿。没人受伤,对吧?
8号陪审员: 是的,没人受伤。
3号陪审员: 好了,这就是你们要的角度。看好了,往下刺入的,就这样。我就是这样捅了一个比我高一点儿的人的胸口。现在继续讨论,你们可以说我错了。
(3号陪审员将刀递给8号陪审员后走开。12号陪审员走近8号陪审员,以手代刀,做了一个捅刺胸膛的动作。)
12号陪审员: 向下刺入,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5号陪审员 (走向8号陪审员说): 等等,麻烦把刀给我。
(8号陪审员将刀递给5号陪审员。5号陪审员小心翼翼地接过刀。)
真讨厌这类东西。我从小就在跟这玩意儿打交道。
8号陪审员: 你见过别人持刀打斗吗?
5号陪审员: 家常便饭。我家后院,还有周边大街小巷,这种折叠刀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我一点儿都不想去记得那些事。人们不可能像刚才那样使刀。只有这样握刀,才能让刀锋弹出。为了刺下去,你必须调整握刀方式。
8号陪审员: 你会怎么用?
5号陪审员: 由下往上,手不过肩。
(他弹出刀,刀尖朝上,手不过肩,向前画个弧形,再斜刺下来。)
就像这样。使过折叠刀的人,都不会像刚才那样握刀。
8号陪审员: 你确定?
5号陪审员: 我非常确定。
(合上刀刃,然后又弹出。)
所以这类刀才会设计成这样。
8号陪审员: 大家都知道那孩子擅长使刀,对吧?
5号陪审员: 是的。
8号陪审员 (对5号陪审员说): 您觉得,如果是他杀了他父亲,伤口会不会是这样的?
5号陪审员: 没有使刀经历的人才会这么用。我觉得他不会这么刺。如果是他,会由下往上,手不过肩。
3号陪审员: 你怎么知道?他老爹被杀时你也在现场吗?
5号陪审员: 不,现场没有其他人。
(将刀插在桌上,走开。)
3号陪审员 (对8号陪审员说): 你凭什么告诉我们这些凭空杜撰的事?我才不相信呢!
4号陪审员: 我才不相信你就凭那孩子懂得如何使刀,就判定他可能导致死者出现什么样的伤口。
3号陪审员: 对,这判定不了。
8号陪审员 (看着12号陪审员说): 您怎么看?
(12号陪审员犹豫了会儿。他有点儿纠结,但决定实话实说。)
12号陪审员: 说实话,我不知道……
3号陪审员: 什么叫——你不知道?!
12号陪审员: 我不知道。
8号陪审员 (对7号陪审员说): 您觉得呢?
(7号陪审员环视桌前诸人,暂时没说话。)
4号陪审员: 我说两句。根据对街那个女人的证言……
7号陪审员: 好吧,我来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有点儿厌倦这整件事了。这样下去是不会有结论的,我想打破这个局面,所以,我决定改投“无罪”。
3号陪审员: 你说什么?
7号陪审员: 你应该听到了,我受够了。
3号陪审员: 什么叫——你受够了?那不是理由。
7号陪审员: 你听好了!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11号陪审员 (来到7号陪审员面前): 他说的对,那不是理由。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刚刚还随大流投“有罪”,只因为你口袋里揣着棒球门票,心急如焚想去看球。现在你又说改主意了,就因为自己厌倦了讨论。
7号陪审员: 听我说,老兄……
11号陪审员: 你无权视别人的生命如儿戏。这种做法太恶心、太丑陋,你就不在乎……?
7号陪审员: 等等,你不能这样对我说话。
11号陪审员: 我当然可以这样跟你说话。如果你要投“无罪”,必须是因为你确信那个人无罪,而不是因为你觉得受够了;如果你认为他有罪,就得据理力争。难道你没种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吗?
7号陪审员: 听着……
11号陪审员: 有罪还是无罪?
7号陪审员: 我说过了,无罪。
11号陪审员: 为什么?
7号陪审员: 去你妈的,我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