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材料的自传(第61/137页)

198.我感伤时间的流逝

我沉痛哀悼时间的流逝。不管什么东西,当我失去它时,总会产生一种夸张的情绪。住了几个月的那间凄冷的出租屋,每周呆上六天的那家乡村客栈的餐桌,甚至那间我花上两个钟头等火车的阴暗的车站候车室——是的,失去它们使我伤心。但是,生活中的这些特别的东西——当我失去它们时,我的每根神经都敏感地意识到,我将永远不能(至少不会在完全相同的时刻)再见到或拥有它们——形而上地令我悲伤。我的灵魂骤然裂开,天国的冷风吹过我苍白的脸庞。

时光!昔日的时光!有些东西——一个声音、一首歌、一丝香气——揭开我心灵回忆的序幕……我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我!我再也无法拥有过去的所有!死去的人!那些童年时代曾经爱过我的、死去的人。当我想起他们,我的整个灵魂在颤抖,我感到自己遭到每一颗心灵的遗弃,孤零零地在自我之夜游荡,像一个乞丐,在每一张悄然紧闭的大门前哭泣。

199.假期随笔(二)

两条小海岬将小海湾和沙滩与世隔绝起来,在这三天假日里,我在这小海湾躲避着自我。通往沙滩的简陋阶梯,上半截用木质台阶建成,下半截直接在岩石上凿出,边上搭建了锈迹斑驳的铁扶手。每当我走下这古老阶梯,尤其是走在下半段的岩石台阶时,我离开自己的存在,并找回了自我。

神秘学者(至少,他们中的某些人)说,灵魂达到最高境界时,它会在感觉或部分回忆的牵引下,唤起前世的某个瞬间、某个面孔或某个影子。当灵魂回到比今生更接近事物的初始状态时,它会体验到一种童年和自由的感觉。

我走下这人迹罕至的阶梯,然后,缓缓踏入永远空无一人的沙滩,就好像被施了什么魔法,我找到更接近本我的单原子状态。某些日常存在的方方面面和诸多特征——通过欲念、憎恶和忧虑表现出我的日常本质——从我身上消失,像逍遥法外的逃犯,渐渐消失,变得面目全非,我达到一种精神疏离的状态,记不起昨日的事,也无法相信日复一日附在我身上的自我真正属于我。我平时的情感,我平时不规律的习惯,我与别人的交谈,我对社会秩序的适应——我似乎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一切,像一本已出版的传记里被删去的页面,或某些小说里的情节,当我一边读里面的某个章节,一边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故事的线索突然断开,结果,情节落在地上溜走了。

静悄悄的沙滩,只有海浪声和掠过高空的风声,像看不见的巨大飞机在轰鸣,我做了个从未有过的梦——柔软而飘渺无形的事物,给人深刻印象的奇景,没有意象或感觉,像天空和海水一样明朗,像大海的白色漩涡从深邃无边的真理深处卷起,发出回荡的声响:海水从远处奔涌而来,闪着斜斜落下的蓝色,靠近海岸时,呈现出墨绿色调,发出巨大的嘶声,仿佛将成千上万条臂膀摔在微暗的沙滩上,在那里留下干泡沫,然后潮水全部退下去,踏上回到原始自由的归程。所有对上帝的怀念,所有前世的回忆(想这个梦一样飘渺无形,毫无痛苦),因为太美好或与众不同而令人感到喜悦,怀旧之躯带着灵魂的泡沫、憩息和死亡,这一切或虚无——像一片汪洋大海——将生活的避难之岛环绕。

我睡了,但没有睡着,我已迷失在通过感觉所见到的景色里,自我的黄昏,树丛里泛起的点点涟漪,大河的宁静,悲伤之夜的丝丝凉意,冥想的童年依枕而眠的白皙胸脯在悠悠起伏。

200.孤独的甜蜜

既没有家人又没有同伴是一种甜蜜,那美妙滋味如同遭遇流放,流放时在征服,产生的骄傲感夹杂着奇怪感受,那是我们对远离家园的一种朦胧渴望——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冷漠地享受这感觉。我心里的其中一个信条就是,对于我们的感觉,不应该过度注意,甚至应该带着傲慢态度对待做梦这回事,还要带着贵族意识,认为梦境离开我们就无法存在。认为梦境太重要,其他事也会跟着变得重要起来,这些事就会脱离我们,变成现实,因此失去权力,无法从我们这里得到重视。

201.共性与平庸

共性是一个家。平庸是母亲的膝头。我们在对崇高诗歌进行长驱直入后,到达向往已久的巅峰,在领略过气势磅礴的奇峰秀岭后,才感受到平庸的好。平庸让人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温暖的,就像回到小客栈,与人们嬉笑怒骂,胡吹海喝,回到上帝造就的样子,对宇宙赐予我们的一切心满意足,而那些勇攀高峰的人,他们到达山顶才发现无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