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第16/42页)
这种突破的产生,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最北部,靠近北极圈,冬季不但寒冷而且非常漫长,日照时间非常短暂,赫尔辛基在冬日经常只有几个小时的白天,然后便是漫漫长夜。因此,人们的心理感受会比较压抑,漫长的冬季非常难熬。阿尔托的设计,考虑到在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造成的心理效果,采用有机形式,采用大量自然材料,特别是北欧盛产的木材,使人产生亲和感。而采用大尺寸的顶部圆筒形照明孔,白天是能够引入日光的天窗,晚上则是人造光源,把日光与人造光源安置在同一顶部,造成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感觉,从而减少因为日落过早而引起的心理压抑感。利用人工照明暗示白天和黑夜的正常时间差距,是非常聪明的设计。这种设计,迄今仍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阿尔托的这种处理方法,使他的设计具有有机的特色,因此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有机功能主义”(organic functionalism),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而阿尔托本人在当时就已经被视为世界最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了。
1938年,阿尔托为梅丽·古林契森夫妇设计了他们的住宅玛里亚住宅(villa Mairea, Noormarkku, Finland, 1938—1941),整个建筑和内部设计、家具设计也具有非常独特的有机功能主义的表现。
这段时间,阿尔托先后为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芬兰馆、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芬兰馆设计了内部。在这两个项目的设计中,阿尔托进一步发挥了自己的有机形式特点,在芬兰展馆内设计了弯曲的、采用木条组成的多层墙面,形成生动、富于变化,同时依然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特色,与当时流行的刻板的、简单几何形式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相径庭,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国际性的展览活动,大大提高了阿尔托的国际知名度,193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阿尔托的个人设计展览,展出了他设计的建筑照片和他设计的家具实物,引起美国设计界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好评。
维普里市公共图书馆的演讲厅。
阿尔瓦·阿尔托1936年设计的『萨沃伊』花瓶(Savoy vase)。
阿尔托从1930年代起,完成帕米欧肺结核疗养院的设计之后,开始进行家具设计。他的家具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采用蒸汽弯曲木材的技术,对夹板进行处理,从来不采用简单的直角方式,而是利用木材弯曲的特点,保持了简单、弯曲的有机形式,组成座椅和凳子的把手和脚的结构,而且往往采用连续不断的弯曲方法,用一条木材组成一侧的整体结构,因而具有非常典雅的形式感,结构组件同时起到装饰作用。特别是他为维普里图书馆设计的椅子和凳子,迄今还在生产,是现代家具中少有的成功例子。他的家具设计一方面具有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典雅特点,同时又具有非常亲和、民主的色彩,因此既有品位,又能够保持大众化的目的,是真正现代主义的杰作。除了家具之外,阿尔托还从事过一些陶瓷、玻璃器皿的设计,也都相当成功。
二、包豪斯
包豪斯(Staatliches Bauhaus)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学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 20世纪初欧洲各国设计探索上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将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包豪斯在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和版面设计(typography)、室内设计、摄影、艺术等方面都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包豪斯发展过程中,前期是德国地方政府的公立性质的学校,先后分别由魏玛政府、德绍地方政府拨款维持;到1930年,在当地右倾势力的胁迫下,学校被迫迁去柏林,并变成私立性质的。虽然这所学院在1933年4月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了,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却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1930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法西斯的政治迫害而移居到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以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