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鲁姆火山,地狱也是天堂(第2/11页)

登山,扎营,探点,定锚点,下降。一番规划后,我们定下了征服马鲁姆火山的计划,计划在火山口宿营八天。

我们开始大采购,储备这些天在火山上的生活物资。食品水、发电机、原料,还有做饭的一套家伙。那上面只能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帕斯卡带我们去租飞机,海滩边上,一个国内飞机票 火车票代售点大小的窗口,上头印着一个飞机的Logo,就这儿了这么简陋的地方有飞机租?

人不可貌相,店不可铺量。里面有一个40多岁的大叔他有个飞机组,而且他也是瓦努阿图唯一一个得到火山飞行许可的人。行业垄断。

租了三架,两架固定翼飞机,负责把我们和行李送到安布里姆岛;一架直升机,负责从安布里姆把我们送到马鲁姆火山上。固定翼飞机在火山上是没法降落的,不可能有滑行距离。

去到一个私人飞机场,机库里停着好几架固定翼飞机,罗宾逊R66,低空飞行、登山探险最常用的一款。

我们运行李的车只能停在机场门口,物资加原来的装备,将近一吨重。机场保安不管,让我们自己搬上飞机。搬了一个回合就不行了,这得到猴年马月!于是给租我们飞机那老板打电话,对方很爽快,说马上过来处理。几分钟后,他开着辆摩托飞奔而来,打了一个“OK”的手势,这事儿他来办。

跟保安沟通失败,还是不放我们的行李车进机场。那老板怒了,指着保安一通大骂,掉头气呼呼地进了机场。就见他开着飞机,朝我们滑翔了过来,到门口一个漂亮的原地掉头,一挥手,搬!霸气外露。

我们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机场保安目瞪口呆。

行李装机完毕。帕斯卡开车赶过来,机场通知他去拿我们丢失的行李,我们的绳子回来了。之前的种种不快一扫而光,最后的装备也归队了。我们准备飞往安布里姆岛,向火山进发。

帕斯卡说:“接下来的路程得你们自己去了,我不能跟着你们去火山。”

为什么?跟索马里摩加迪沙仇视美国人一样,安布里姆岛土著仇视英国人和法国人。

瓦努阿图是1980年才独立的,之前的150多年,这片岛屿群一直是被英、法两国殖民的。到20世纪中叶,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反殖民、反白人运动。独立后,土著们依然很痛恨白人。

因为昨晚的一场误会,帕斯卡一直跟我们道歉。

在火山监控中心,我们查看了马鲁姆近一个月的活动状态。

开飞机的老板好威风,直接把飞机开到我们和行李跟前。保安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帕斯卡帮我们联系了在安布里姆岛上的另外一个向导乔伊斯。此人是当地土著的首领。那个岛是属于他的,无论是他的族人还是我们这些外来者,上了岛,一切生杀大权,全由他掌控。

最后,帕斯卡重复交代,跟当地土著打交道是很危险的我们一定要谨慎。很多国外的探险队,都在他们身上吃过苦头一伙新西兰人曾经被安布里姆全岛土著追杀,因为他们亵渎了火山,亵渎了土著的图腾、神灵。

我们的向导是酋长

瓦努阿图此刻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它最美的一面。岛屿链如一盘珍珠,撒在南太平洋上,83个岛屿星罗棋布。湛蓝的海,甚至让我们觉得很假,不像真的,怎么可能这么蓝!

晴空万里,飞机无法出没云层。俯瞰下去,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景象,真实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原始丛林莽莽如一张绿色的地毯,将一些岛屿覆盖住。远处火山带烟雾缭绕,犹如仙境。

这一飞的目的地,不是马鲁姆火山,而是伊索尔火山这一带共有四座火山,另外两座已经沉寂,成了死火山;近几十年,只有马鲁姆火山和伊索尔火山还在不定时喷发。

先简后难,伊索尔火山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低,山顶环境也比马鲁姆火山温柔很多。我们要先去看看,拍摄一些视频、照片,不打算下去。

到达伊索尔火山上空,天气立马变脸,开始降雨,和火山排气相撞,周围立马一片云雾,能见度就100米左右。飞机在山区飞行,这个能见度就是个噩梦。飞行员是个高手,为了满足我们拍摄的要求,几乎让固定翼飞机处于悬停状态,一点一点地往火山口那儿蹭,技术难度相当高。

机会难得,我和魏凯想尝试一下航拍。但是机门怎么也打不开,驾驶员腾出手来打手势,两人合力终于推开了。

风大雨大,打在脸上特别疼。但是门一打开,什么疼都值了。整个火山都呈现在眼前,那个画面,是我这些年走遍天涯海角,都不曾见到过的人间胜景。一时想不到更好的比喻,像是一锅煮沸的红油火锅。这座火山看不见岩浆池,因为它一直持续喷发,一种放礼花的感觉,但是颜色要浓、要重。还伴随着很大的冲击波和阵阵涛声。岩浆四溅,那种力量让大地在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