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Eumenides的诞生(第7/13页)



可是事情不但没有因此结束,反而因为另外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个人便是在薛大林身边担任秘书的白霏霏。当时设备处刚刚从国外购买了一批监听设备,薛大林也领到了一台,平时便交给白霏霏保管。身为年轻人,白霏霏对这种新奇的玩意当然很感兴趣,便在办公室里试着玩了起来。所以当薛大林与邓玉龙密谈的时候,白霏霏虽然不在场,但她却通过打开的监听设备了解到全部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还被录制了下来。

白霏霏当年还是个实习生,思想单纯,亦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当她发现自己崇拜的领导和英雄即将陷入一场非法的交易之时,她感到深深的焦急和忧虑。几乎未做过多的思考,她随即便面见了薛大林,坦白了自己窃听之事,并苦劝对方悬崖勒马,千万不可与邓玉龙同流合污。

薛大林被吓了一跳,不得不耐下性子与白霏霏周旋,而后者显然不是他的对手。很快,薛大林便摸清了情况:白霏霏只是一个人偷听了这场谈话,同时她也没来得及对其他人透露此事。于是薛大林看似接受了对方的规劝,他表示将把赃款和毒品全部上交,并给邓玉龙最严厉的内部惩罚。白霏霏感到由衷的高兴,她甚至还主动将那卷录音资料交给了薛大林处理。

后来人已很难考证薛大林此刻的心路历程。他是否经历过痛苦的犹豫和挣扎?或者邓玉龙再次巧舌如簧般说服了他?总之,最终他选择了一种令人痛心的方式来化解自己所面对的这场压力:两天之后的夜里,白霏霏在下班的路上溺死于城郊的一条小河中。

身为白霏霏的领导,薛大林“证实”了事发之前白霏霏因为恋爱挫折,正陷于一种极不稳定的情绪之中,甚至多次在思想中出现过要“轻生”的苗头。关于恋爱挫折的说法亦得到了白霏霏同学的印证,于是白霏霏的死亡很快有了定性:因情感问题导致的自杀。

世人都把谴责的矛头对准了白霏霏的前男友——袁志邦,只有袁志邦自己清楚:他在这场事件中扮演着一个多么委屈和痛苦的角色。

罗飞说得不错,袁志邦确实是一个很有女人缘的家伙,而他自己也愿意和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交往。他的出发点并不下流,他是真的喜欢对方,爱对方,全心全意的投入,全心全意的付出。不过他那时候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处理感情还难说成熟,因此便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在如今的社会这也许并不算什么,可是在当年,在八十年代,这却给小伙子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口碑。

袁志邦和白霏霏的交往也经历了从最初的甜蜜到后来的平淡,而性格上的冲突此时便显现出来。在几次冲突和摩擦之后,袁志邦提出了分手,虽然白霏霏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面对了这个现实。不过俩人并未因此而成为仇人,他们仍是很好的朋友——不得不承认,袁志邦有着某种独特的魅力,女人即使得不到他,也仍然欣赏他,信任他,甚至感激他,他们仍会保持着很好的交往。

所以,说白霏霏因感情挫折投河自尽,也许可以骗过其他所有人,但绝对骗不过袁志邦。更为关键的是,袁志邦很容易便会想到白霏霏真正的死因。

白霏霏自以为说服了薛大林之后,她的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当她想要分享这份快乐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志邦。她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告诉了对方,而袁志邦当时也没有将此事想得过于复杂。要知道,薛大林当时可是所有警校男生的偶像,白霏霏能在悬崖边上拯救了对方,袁志邦甚至还感到过一丝的荣幸。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急转直变。白霏霏莫名其妙地“溺水”身亡,而薛大林则有意把责任引到了袁志邦身上。别说袁志邦本人是刑警专业最优秀的学员,就算他是个傻子,也能洞悉这些事情背后的玄妙。

袁志邦面对着艰难的选择,他该如何去处理这突然发生的变故?

虽然白霏霏其时已不再是袁志邦的女友,当他却誓言要为对方讨回公道。这便是袁志邦对待女人的态度与风格:只要他深爱过的女人,即使分手,但那些承诺过的话语却永远不会失效。

袁志邦说过,他会永远保护白霏霏,如果有人欺负了她,他一定会为她出头,为她报仇。

他说过,他就一定要做到!

可是该如何做到?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警校学员,袁志邦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正常的法律途径。然而事实是无奈的:唯一的证据,那卷录音带已经落入了对方的手中,而薛大林等人相对于自己又占据了绝对的强势地位。袁志邦清楚的知道,在这条正常的途径上,他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获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