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宫/(第9/11页)
“太美了!”他兴奋地喊道。“天哪,实在太美了,对吧!自85年后就没有过啊!”
不知为何,85年后没有过这个说法令她沮丧。冰雪就是幽灵,而这座冰雪的大厦里也一定住满了80年代的亡魂,一张张苍白的脸庞,一缕缕如雪的发丝,依稀难辨。
“来吧,亲爱的,”哈利说。
她跟着他下了雪橇,等着他把马拴好。一行四人——高登、迈拉、罗杰·帕顿,另外还有一个女孩——在一阵响亮的叮当声里停在了他们旁边。已经到了很多人,各个都裹在毛皮或羊皮大衣里,走在雪地上高声叫喊着互相打招呼。雪越下越密,相隔没几步就已看不清人了。
“它高达170英尺[12],”哈利对走在他旁边的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说,他们一起艰难地走向入口处。“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码[13]。”
她听到些一鳞半爪的交谈:“一个主厅”——“二十至四十英尺厚的墙壁”——“冰穴里有几乎绵延一英里的……”——“那个建造它的加拿大佬……”。
他们走了进去,被眼前那一堵堵宏伟的水晶墙惊呆了。莎利·卡罗尔不由自主地反复吟诵起《忽必烈汗》[14]里的两行诗句:
“这真是鬼斧神工般的旷世奇观,
冰雪洞穴映衬着艳阳高照的行宫!”
灯火闪耀的巨洞将黑暗拒之门外,她在一张木凳上坐了下来,夜晚的压抑心情得到了释放。哈利说对了——它真美;她的目光凝视着光滑的墙面,正是这一块块被人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洁白无瑕的冰砖,才营造出这个冰清玉洁、玲珑剔透的人间仙境。
“看哪!这个地方——好得没话说了!”哈利叫嚷道。
远处角落里的一支乐队奏起了《万岁,万岁,大家欢聚一堂》[15],奔放嘈杂的乐声在他们的耳边回响,随后灯光骤然熄灭了;寂静仿佛从冰壁里渗出来将他们拢住。在黑暗中,莎利·卡罗尔依然能看见自己白色的吐息,和她对面的那一排苍白模糊的面影。
乐声渐弱,如哀怨的叹息,从外面依稀地传来游行队伍的嘹亮歌声。歌声越来越响亮,就像是一群北欧海盗在唱着凯歌越过一个古老的荒原;歌声雄壮——他们已近在咫尺了;一行火把出现了,一行接着一行,一长队身穿灰色厚呢大衣、脚蹬软皮鞋的身影步伐整齐地走了进来,雪鞋吊在他们的肩头,火把在飘扬在摇曳,歌声在四壁间回荡。
灰色的队伍走完了,又有一队跟进来,这一次火光是在红色的滑雪帽和火红的厚呢大衣上耀眼地飘动着,他们进来时把歌声也一同带了进来;接着是一长排蓝白色的队伍,随后是绿色的、白色的、棕黄色的队伍。
“那些穿白衣服的人是华库塔俱乐部的,”哈利热切地对她耳语道。“就是你在舞会上见过的那些人。”
声音越来越响;巨洞成为了一座融会着灯火、色彩和软皮鞋踏出的节奏的火把飘摇的海市蜃楼。领头的队伍转了个弯停了下来,一排排的队伍都各就各位,直到整个队列连成为一面天衣无缝的火焰之旗,接着成千上万的声音里爆发出一声咆哮,如惊雷般震破长空,连火把都跟着摇曳起来。如此壮观,如此华丽!在莎利·卡罗尔眼里,这一幕宛如北方民族在一个巨大的祭坛上向他们那灰色的异教雪神供上祭品。咆哮声过后,乐队再次奏响音乐,更多的歌声接踵而至,还有来自各支队伍的欢呼声也在耳边久久萦绕。她异常安静地坐在那里,聆听着断断续续的呼喊声不时地刺破静谧;倏然间,一片爆炸声迸发出来,她惊愕不已,随即洞穴的四处升腾起巨大的烟云——原来是摄影师们在打闪光灯——集会就此结束。以乐队领头,各俱乐部再次组成纵队,一路高唱着走了出去。
“来呀!”哈利喊道。“让我们赶在熄灯前去看看楼下的迷宫。”
他们都站起来向一条弯道走去——哈利和莎利·卡罗尔走在最前头,她戴着手套的小手埋在了他的皮手套里。弯道的尽头是一间长长的冰室,室内空无一人,天顶极低,他们只得猫着腰走进去——他们的手分开了。在她还没意识到哈利接下来想干什么时,他已经冲入了与冰室相连的五六条闪烁的走道中的一条,在一片绿色的幽光里,变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模糊黑影。
“哈利!”她喊道。
“来呀!”他应道。
她扫了眼这个空房子;别人肯定已经想好要回去了,也许已经踉跄地行走在雪地里了。她稍作迟疑,就跟着哈利冲了进去。
“哈利!”她大声喊道。
她来到了一个三十英尺之下的分岔口;她听见一个模糊低沉的声音从左边远远地传来,带着一丝恐慌,她向着那个声音奔去。她经过又一个岔道,这里又有两条分叉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