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5 月 12 日(第10/10页)

但这场事故并没有中断她对海洋的爱。相反的,它对她更具有一种说不清的吸引力,在召唤她下到深处,她的父母在那里等候她。大海是如此强烈地引诱着,于是她一天夜里拦车坐到布莱顿,远远地游离岸边,当月光下黝黑的水几乎吞没了小镇照来的光晕时,她让自己缓缓地下沉,想淹死自己。

但要淹死没那么容易。

她漂浮在运河的黑暗中,屏住呼吸,数着她的心跳,直到耳朵嗡嗡响。大海没有吸走她的生命力,而是告诉她:这颗心脏十分强大!它那么固执地跳动着,反对她顺从于那冰冷的拥抱。

她被冲了上来,从她十岁那年开始的梦魇中逃了出来。被冲到一艘渔船旁,人们将体温过低的她送进医院,在那里她有足够的时间来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出院后她在镜子里凝视了她的身体足足一小时,决定不想再看到它这样子。她摘掉穿孔的金属环,不再剃光头发,试着做了十个伏地挺身,瘫倒在地。

一星期后她就能做二十个。她努力想夺回她失去的东西。她重新上学,条件是她得接受心理治疗,她同意了。表现得好学、守纪律。对谁都和善客气。手边的书统统都读,特别爱读关于地球和海洋生态的书。自从运河将她从噩梦中释放之后,她没有一天不锻炼身体,她跑步、游泳、拳击、攀岩,企图消灭失落时间的最后痕迹,直到再也没有人会联想到那个消瘦的、目光空洞的女孩。当她十九岁那年获颁优秀毕业证书、在大学里修生物学和体育时,她的身体已如一具古希腊运动员的塑像。

卡伦·韦弗脱胎换骨了。

怀着一股久远的渴望。

为了帮助自己对这世界的运行有更好的理解,她另外学习信息科学。计算机通过程序得以仿真复杂的运作让她很兴奋,她不肯休息,直到能够模拟出海洋和大气层的运作过程。她的第一件工作是重现了一张完整的洋流图,它没有为已知的研究增添新东西,但非常清晰和准确:献给她曾爱过却失去的两个人。

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深蓝海洋,为《科学》和《国家地理杂志》撰稿,得到科普杂志的专栏,引起研究单位的关注,受邀去考察,因为它们需要有人能清晰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她乘坐米尔级潜艇下海探勘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阿尔文号带她前去大西洋深海背脊的热泉,还乘坐北极星号去南极采访过冬客。她四处跑,凡事尽力而为,因为自运河里的那一夜以来她就无所畏惧。没有什么还会让她害怕。

除了孤独。有时候。

她从酒吧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湿淋淋的,被浴巾裹着,有点不知所措。她迅速喝光甜酒,回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