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7/7页)
[4] 这是指四年前举行的供奉阿波罗神的祓除典礼(修昔底德,III. 107)。
[5] 约合7400米。
[6] 和被俘的雅典人彼此交换而回国的。
[7] 参阅修昔底德,IV. 65。
[8] 这是为了加强民主党的力量,为了他们的利益,将把城邦的土地重新分配。—史译本注
[9] 参阅修昔底德,IV. 88。
[10] 参阅修昔底德,IV. 107。
[11] 参阅修昔底德,IV. 132。
[12] 即不等援兵到来。
[13] 即右边,因为左边是有盾牌保护的。—史译本注
[14] 即他所选拔的那150名重装步兵(V. 8)。
[15] 参阅修昔底德,IV. 102。
[16] 即以前和雅典关系友好的时候。
[17] 参阅修昔底德,IV. 100—101。
[18] 即已逃出拉栖代梦人势力范围的黑劳士。
[19] 即黑劳士的大暴动,史称“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参阅修昔底德,I. 101—103。
[20] 下一年期满(参阅修昔底德,V. 28),因而此和约是从公元前457年算起的。
[21] 这些上层阶级是指斯巴达人当中的当权者。他们自成一个氏族,除了有共同的血统和祖先以外,还以婚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似乎证明,在号称“平等者公社”的斯巴达人内部诸氏族部落之间,也并非完全平等。
[22] 意思是说,将有疫病流行,那时他们将会用很高的价格来购买粮食,就像用银质农具耕作一样。
[23] 阿卡狄亚境内的一座山,上有古时候的宙斯神庙。
[24] 史译本作“第20年”,即公元前427年,因为他是在公元前446年离开自己祖国的。参阅修昔底德,I. 114;II. 21。
[25] 这大概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一旦有危险,他就随时可以到宙斯庙求庇。
[26] 公元前422/前421年。
[27] 参阅修昔底德,IV. 69。
[28] 参阅修昔底德,III. 52。
[29] 指全希腊的神庙,尤其是指德尔斐和奥林匹亚的神庙。
[30] 参阅修昔底德,IV. 103。
[31] 参阅修昔底德,IV. 88。
[32] 参阅修昔底德,IV. 88。
[33] 史译本作“斯托鲁斯”(Stolus)。
[34] 参阅修昔底德,I. 58。
[35] 参阅修昔底德,II. 79。
[36] 参阅修昔底德,IV. 109。
[37] 参阅修昔底德,V. 3。
[38] 参阅修昔底德,IV. 3。即派罗斯。
[39] 参阅修昔底德,IV. 54。
[40] 参阅修昔底德,IV. 45。
[41] 参阅修昔底德,II. 32。
[42] 参阅修昔底德,IV. 131。
[43] 参阅修昔底德,IV. 123。
[44] 参阅修昔底德,V. 3。
[45] 在批准条约时,雅典人以宙斯、德墨特尔和阿波罗的名义宣誓;有学者认为斯巴达是以狄奥斯库里兄弟神的名义宣誓。关于狄奥斯库里兄弟的身世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认为他们是宙斯的一对孪生子。
[46] 参阅谢译本,第368—369页。
[47] 即德尔斐。
[48] 科林斯地峡。
[49] Acropolis,本意为“高处之城”,指雅典卫城。
[50] 史译本作“阿米克莱的阿波罗神庙”。阿米克莱为拉哥尼亚地区的古城,距斯巴达城3500米,这里有拉哥尼亚最重要的阿波罗神庙。
[51] 对狄奥尼苏斯的崇拜在阿提卡乡村十分流行。自庇西特拉图以后,它在雅典城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狄奥尼苏斯庆节或大狄奥尼苏斯庆节开始于春分之前,持续数日。
[52] 这个条约可以确定是公元前421年签订的,史称“尼基阿斯和约”。阿提卡的演说家以及后世的学者通常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十年(公元前431—前421年)的战争称为“十年战争”或“阿奇达姆斯战争”。
[53] 参阅修昔底德,I. 30及附注。
[54] 参阅修昔底德,V. 17。
[55] 参阅修昔底德,V. 17。
[56] 这里的“奴隶们”指拉栖代梦的黑劳士,拉栖代梦的当政者无时无刻不担心黑劳士暴动;雅典奴隶也有过大规模逃亡(修昔底德,VII. 27),给雅典造成重大损失,但没有迹象表明雅典曾经担心奴隶暴动。
[57] 即大狄奥尼苏斯庆节。
[58] 阿米克莱的阿波罗庆节在海阿金西乌斯月(Hyacinthius,相当于雅典历的正月即赫卡托姆拜昂月)举行。参阅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