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第9/13页)

憨璞性聪就是顺治最早认识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这位高僧是福建延平顺昌人,十五岁的时候在天王寺出家,二十五岁起开始云游。和尚云游就像政治家到处演讲一样,名声就这么打出来了,憨璞性聪每到一处都讲经说法,逐渐打造出了全国性的影响力。

公元1657年,顺治驾幸南海子,经过海慧寺,在那里遇见了憨璞性聪,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谈。这一年十月,顺治把憨璞性聪召进宫里,问他佛法:“从古至今,帝王治理天下,都是代代相传,日理万机,闲暇时间特别少。我现在对佛法非常感兴趣,想学习佛法,但时间又特别紧张,得找一个好老师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得找谁呢?”

憨璞性聪既然是高僧,自然不会脱口而出:“跟我学吧!”相反,他谦虚地拍马屁:“皇上你是金轮王转世,天生有大善根有大慧根,正因为你天性有佛性,所以才相信佛法,皇上不用跟人学就能无师自通,不学自明啊!所以,皇上你不仅是一国至尊,也是佛门至尊啊!”

听到这么拍马屁的话,我们简直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高僧之口,可见要做高僧不光得会佛法,马屁功夫也是应该学会的,多学几门技术总是有用的。

顺治对这位高僧的回答很满意,不久就册封他为明觉禅师。这位明觉禅师留下了一本《憨璞性聪语录》,里面不光收录了他的语录,还有一些他赠给太监的诗文,诗文中对一些太监极尽歌颂之能事。现在,我们总结这个和尚有三大绝招:佛学、马屁功夫、写诗。当这三大绝招糅合在一起的时候,绝对是必杀的,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所以顺治被俘虏了。

憨璞性聪博得顺治宠信之后,对主子是非常忠诚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憨璞性聪接连给顺治介绍了许多佛门顶尖人才,这些人才中有木陈忞、玉林琇、茆溪森这些业内著名人士。

我们得说说顺治为什么对天主没有好感,倒是对佛教的兴趣这么浓厚。

首先,顺治接受汉文化熏陶太深,汉文化既包括儒家文化,也包括佛教和禅宗,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来的,但经过上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已经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了。

其次,顺治的一生饱经忧患,在后来的岁月里,情感受到重大打击,爱子早逝,爱妃亡故,跟母亲的关系僵得特别厉害。这些都给他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所以万物皆空的佛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他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入帝王家?”可以想见,他心灵深处那种对人生感到无奈的感觉。

我们先来说说得道高僧玉林琇吧!

玉林琇的全名是玉林通琇禅师,他是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生长在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里,也是很有个性的人,十八岁成年的时候,他也不考科举,居然跑到磬山寺当和尚。当和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尚也有能力高低之分。不久,他就换个高级一点的寺庙,浙江湖州报恩寺,在这里待了几年,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上寺庙主持。升迁速度之快,实为佛门所罕见。据说他是一个风格非常严峻的人,很受佛门弟子的好评。

公元1658年的时候,玉林琇已经是佛门中的一个名流了。憨璞性聪一推荐他,就引起了顺治的重视,顺治派人召他进宫。他居然摆出名士风范,拒绝了。后来,顺治帝再三邀请,他才勉强决定赴京。中途到了天津后,玉林琇又打算不去了,准备在天津饿死算了。为啥?因为他对明朝有浓厚的感情,不愿意见清朝的皇帝。可是,皇帝不请到他誓不罢休,一直拖到第二年二月十五日,他才进京见了皇帝。

进京之后,事实再一次证明玉林琇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和尚,见过大场面,有自己坚定的人生信仰。对于顺治的问题他对答如流,言语处处藏着机锋,回答得不仅有佛理还有哲理。顺治当时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将他留在京城,时常向他请教佛理。还问他可不可以为自己取个法号,玉林琇给他提供了十几个字,让皇帝自己选:“最好用丑一些的字眼”。最后,顺治自己挑选了行痴两个字,在玉林面前自称弟子。顺治封他这个师父为大觉禅师,后来晋升为大觉普济禅师,最后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从一个和尚混到国师,我们再一次对玉林琇的能力表示钦佩。

有一次顺治问玉林琇:“悟道之人还能有喜怒哀乐吗?”

玉林琇回答:“什么是喜怒哀乐?”

顺治一听,高明啊,师父不愧是师父,境界非同一般。

玉林琇又说:“不要说喜怒哀乐了,就是江河大地都是因为妄念而生,只要没有妄念,连江河大地都不存在。你说人做梦发生的事情,是有还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