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 Dawn(第6/13页)
比如,我现在告诉你的这些,你可以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也可以冷漠得不以为然。我说的没有真理,如果一定有真理,那可能是,现在的你如果困了,就洗洗睡吧。
做个好梦,晚安。
BGM:林俊杰——不为谁而做的歌
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当我抬起头才发觉我是不是忘了谁
你不必活得那么累
坚信努力可以带来好运气,
相信用心可以交到真感情,
深信善良是个好东西。
/苑子文
01
我有一位好朋友,叫志伟。
第一次遇见她,是在房屋中介网上看到她的名字和照片。怎么看都感觉这是男生的名字,显得山寨并且十分不专业,当下就对这家公司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打了折扣。真正见面那天,北京冬天的气温已经到零下了,我刚刚参加完活动,只穿了单薄的西装,在天桥下足足等了她二十分钟。见面之后,她不断地低头鞠躬跟我道歉,像个染上灰尘的不倒翁,让人生不起气来。我觉得北京的中介系统是有模式的,不管在哪家公司看房,接待我的人不同,模式却基本一致,从说话方式到介绍心理,甚至是微信朋友圈都别无二致。
“苑哥,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我的车骑出去没电了,又拖着回去管同事借的。”还在念大一的我觉得“苑哥”这个称呼让我有些尴尬,可能因为看我穿着西装,大多数租房的都是工作党,所以才叫我哥吧。“您应该比我大,不用叫哥了。我们走吧,抓紧时间。”
“好的哥,您坐上来吧。”显然她已经习惯了“哥”这个称谓。
“我坐这个?”我抬起双手,修身的西装因而变得扭曲。
“对啊,那小区离这儿有些距离,哥您先坐上来吧,我骑车稳得很。”
像类似的戏剧情节一样没有逻辑,我一脸茫然地坐上了她的电瓶车。在寒风凛冽的北京城,我穿着很修身的西装,因为露着脚踝而被冻得麻木,一边哆嗦一边蹦着字问她:“为什么不约在小区楼下见,要找一个这么远的天桥见?”
02
后来四年间,我在北京一共换过两次房子,一次是因为工作原因,一次是因为老房东要变卖房产。让人惊喜的是,每次志伟都能根据我的模糊描述,帮我找到最满意的房子,而且不用我一个小区接一个小区地去找。她就凭着感觉,帮我找到北京城那些独栋、住户少、外观漂亮、内装简单的小空间。几次下来,我们便熟络起来。我感谢她为我节约的时间成本,她也渐渐了解到我的职业和生活。她会买我的书,虽然没有时间翻上几页。我会请她吃饭,前提是她突然跟我,她说这个月又没拿到销售冠军。
志伟是那种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努力拼搏的女生,我曾经问她:“你的私人微信是什么,我不想每天一看朋友圈就是租房售房小广告。”她说:“哥,我哪有时间用两个号,而且我就一部手机。”
我几乎笑着说:“你不会告诉我,你就只用这个微信吧?你都没有一点儿自己的生活吗?平时逛个街,拍个自拍什么的?”
她说:“没有,我现在还处于事业上升期,忙得很,每个月都要争销售冠军,然后就有提成了。”
我和志伟各有各的生活,交集仅有一点点。每次见面话题却很多,从眼前的一餐一饭,聊到自己未来的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这样的人际关系,不会虚至无形,也不会为之所累。志伟也很真诚,因为我老请她吃饭,所以两次租房,都给我申请了折扣。我说:“你少拿了我的中介费,自己还不是一样少拿提成?”她说:“哥,我碰见过那么多挑剔的住户,但像你这种品位和要求的,不多。对你来说,我的使命不是赚钱,是给你找到你想要的。”
我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说话套路,可以出书了。”说完我们都笑了。
03
后来她到另一家店当了小领导,开始给别人评销售冠军。我以为她会轻松一些,没承想她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哥,以前我只是和同事比,看谁卖得多。现在呢,要和全店业绩、分店业绩,还有全行业业绩比,累得咯。”我们一起在一个烧烤摊喝着啤酒,那是她拿到晋升机会后请我吃的第一顿饭,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她。
大四那年,因为工作需要又要换房子,我才发觉好像很久没有刷到志伟的朋友圈了。以往对于朋友圈里打广告的,我都会直接屏蔽掉,或者跳过不看,但志伟的朋友圈,我常会很认真地评论,“复制得不错”“文案没新意”“能不能不要这么口号化,我的尴尬症犯了,哈哈哈”。我点开她的微信,上一条朋友圈更新是一个半月前。我给她留言说要找房,她回了我说:“哥,我已经回老家了,男朋友让我回来,不能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