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疑情(第9/13页)
杨霖住了将近三个月的这套厢房,此刻已是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屋内当初精心布置起来的家具大部分搬回库房,书架上曾码得整整齐齐的经史子集亦消失无踪。沈槐犹豫着往房内跨入,一眼便看见狄仁杰的背影伫立在北窗之下,他的面前是还未及搬走的长几,几上那盆素心寒兰的枝叶似乎比之前绿得更透亮、晶莹。
沈槐在门边停下脚步,躬身抱拳:“大人。”狄仁杰沉默着,只片刻工夫,沈槐已全身汗湿,觉得自己的心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去了。自从八月初一会试之后,到今天恰好过去了半个月,这段时间里,沈槐深刻品尝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滋味。本来满心以为终于获得了狄仁杰的信任,自己的人生将跃上至为关键的一步,从此左右逢源、飞黄腾达,一切均在掌握之中,只要会试一过,妥善处理了杨霖和何淑贞这对母子就完事大吉了。对此沈槐原来毫不担心,在他眼里这两个人真如蝼蚁般卑微弱小,捻死他们就如同捻死两只臭虫,他甚至把一切都布置好了,坚信不会让人抓住一丝把柄。然而,杨霖在会试现场突然死亡,把沈槐这套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彻底打乱了,更可怕的是,随后所牵扯出来的种种:生死簿、周靖媛、何淑贞、紫金剪刀、谢岚……犹如一根越收越紧的绳索,似要将他置于死地!
“沈槐啊,你来了。”狄仁杰淡淡的一声招呼,竟骇得沈槐心惊肉跳。
他强自镇静着应了声:“大人。”才又朝房内跨了两步,站到了狄仁杰的背后。
狄仁杰没有回头,继续若无其事地问道:“这几天你似乎有些忙碌,听狄忠说府中都不常见到你的身影?”
沈槐流利作答:“您这些天都在府中阅卷,并不外出,因此卑职稍显空闲,就乘此机会多往周梁昆大人的府上走动了几次。”
“哦?”狄仁杰似有些意外,回头看看沈槐,微笑道,“还是你细心啊。老夫忙于阅卷,确实忽略了周大人的事情,如此倒要多谢你替老夫留意了。”
“这也是大人此前吩咐卑职的。”沈槐躬身抱拳,脸上有些微红。
狄仁杰饶有兴味地仔细端详着他,道:“宋乾上次过来说,大理寺已把周大人的死确定为自杀。那靖媛小姐经此变故,还好吗?”
“这……”沈槐的脸似乎更红了,支支吾吾地回答,“周小姐当然很悲伤,不过这些天来……心情似乎也渐渐平复了。”
狄仁杰点头,随口道:“平复了就好,老夫早就说过,这位靖媛小姐有些男儿气概,绝非软弱无能的庸常女子。况且,你常常去看望她,也能助她宽心,如此甚好啊。”
沈槐低头不语。
狄仁杰沉吟着又道:“沈槐啊,宋乾来时还谈到杨霖的案子。”
沈槐的心缩紧了,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皮腕套,那里面塞着会试前夜他让杨霖写给狄仁杰的书信,本来想好了在会试之后处理掉杨霖,再找机会送到狄仁杰手中,造成杨霖自行离去的假象,可现在沈槐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狄仁杰平淡地道:“宋乾说,仵作查验了杨霖的尸体,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因此推断他的确是急病突发而死。”
沈槐呆呆地听着,心里说不出是喜是忧,也根本不敢判断,狄仁杰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只是有一点他能肯定,狄仁杰此番必有下文,他只能咬牙等待。果然,狄仁杰重新转向北窗,手指轻轻拂过素心寒兰纤柔的叶片,语调中带出无尽的惆怅:“沈槐啊,你是个好卫队长,从不妄言。但我敢肯定,老夫对杨霖的态度,一定令你在心里面百般困惑,就连狄忠这小厮都忍不住在我耳边嘀咕过。一个普普通通的贡生,虽说有些学问,但也远远算不上经天纬地之才,而老夫却对他青眼有加到无微不至的地步,你们看不明白,也很自然。
“如今杨霖已死,据狄忠说他身无长物,这厢房内外找不到一件他本人带来的物品。杨霖毕竟是来京赶考的贡生,再贫穷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不禁叫人质疑他的背景来历。更何况,就是这么个看似穷困潦倒的人,他随身携带的唯一一个物件,至今仍在老夫手中。而恰恰就是这个物件,决定了老夫对他的态度!”狄仁杰猛地转过身来,盯着沈槐道,“你说,这一切是不是很古怪,很可疑?”
沈槐的心脏几乎骤停,他用尽全力克制着牙齿的颤抖,含糊地应了一声。狄仁杰注视着他,嘴角掠过一丝亦悲亦喜的浅笑,继续道:“那是把折扇,扇上题了首幽兰诗。这诗你也见过,当日老夫就是为了这首诗才让你把杨霖找来。”
“卑职记得……”
狄仁杰点点头:“事实上,这柄折扇乃是老夫一位故人的遗物,这首幽兰诗也是那位故人所题,她的名字叫作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