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良缘(第7/13页)

“哦?”狄仁杰淡淡地应了一声,丝毫不动声色,“说说你的理由。”

沈槐有些头皮发麻,勉强镇定了一下,方恭敬地答道:“大人,其实理由很简单。今日这吏部选院的考场戒备森严,无关人等根本不能入内,考生所用的食水也是由选院统一派发,别人都安然无恙,因此食水本身肯定没有问题。所以……杨霖被他人所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按卑职想来,杨霖若不是突发急病,就只能是他自己携带了毒药入内,自杀身亡的。”

狄仁杰扫了沈槐一眼,含笑道:“老夫明白你的意思。考场秩序是由你负责维持的,这里发生命案,你当然急于摆脱干系,对这一点老夫完全可以理解。”

沈槐有些发急:“大人,卑职不是……”

狄仁杰拍了拍他的肩膀:“人之常情嘛,何必抵赖。再说,你的尽责尽力老夫全看在眼里,当然不会质疑。因此老夫可以断定,在这个院子里面,就算是要行凶,也绝对不会是外来之人。”

沈槐更加惊骇:“大人!难道……”

“难道什么?”狄仁杰意味深长地反问,看沈槐低头不语,他轻轻捋了捋胡须,微笑道,“你太紧张了。经过仵作验尸,我们才能最终确定杨霖的死因,现在都不过是在考虑各种可能因素罢了,老夫并非有所特指……对了,你方才说杨霖或许是自杀,倒也算一种假设。你觉得杨霖会为了什么想不开呢?况且,他早不死晚不死,选在会试的现场寻死,倒颇叫人意外,这种古怪的行径像不像杨霖一贯的作风呢?”

“这些……卑职不知。”沈槐尴尬地低下头,烛光暗影中他的脸色无端地苍白。

狄仁杰定定地瞧着他,过了片刻方长叹一声,语气中有宽慰也有遗憾:“也许杨霖根本就是发急症而亡呢。只是可惜了……唉,老夫方才批阅他的卷子,倒已经写完了。他确实有些才学,如果不是突生变故,也许真能金榜得中。”

沈槐把头垂得更低,紧咬牙关再不吭声。

突然耳边响起报时差役嘹亮的嗓音:“三烛尽!”

狄仁杰举目向四下望了望,只见廊下考生们纷纷搁笔,有的还伸起懒腰,于是释然一笑道:“时间真是过得飞快,眼看着就散场了。沈槐啊,你还是去门口盯着,最后环节一切顺利才好。”

沈槐正要离开,狄仁杰又想起什么:“考生散了之后,我先与其他考官商定阅卷事宜,然后咱们便可回府了。明日起我留在府中阅卷,你左右无事,干脆代我去周梁昆大人府上走一趟,慰问一下靖媛小姐。”

沈槐稍作犹豫,还是应了下来。

选院门口,沈槐铁板着脸,望着一个个面容疲惫的考生在门房取出寄存的物品,松松垮垮地离开考场,看神色他们都累得够呛,但也如释重负。眼见人走得差不多了,沈槐正打算招呼千牛卫撤岗,一个身材矮胖、衣饰富贵的生员在门前徘徊几许,终于鼓足勇气来到沈槐面前,作揖道:“沈将军,在下兰州贡生赵铭钰。”

沈槐一愣:“你找我有事?”

“咳,是……”赵铭钰清了清嗓子,赔着笑脸道,“我想请问一下杨霖的情况。他可还好?”

沈槐上下打量赵铭钰:“杨霖?你和他什么关系?你认识他?”

赵铭钰慌忙解释:“小生乃贡生兰州同乡会的会长,杨霖是兰州考生,小生过去与他相识,故而特来询问他的状况。”

他看沈槐仍面带狐疑,便又道:“沈将军,上回小生曾在汇香茶楼见到过您和杨霖,您大概不记得了……”

沈槐把手一抬,打断他:“我知道了,我记得你。”随即又冷笑,“你是要打听杨霖如今的状况?”

“是。”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人已被送到医馆,正让郎中诊治呢,不过看样子病情不太妙。”

赵铭钰愁眉苦脸地点点头,嘟囔着:“这个杨霖,怎么这时候突然犯病……”

沈槐没心思再理他,转身就走,哪知那赵铭钰又紧赶两步拦在前面。

沈槐把脸一沉:“赵先生,本将还有公务!”

赵铭钰忙着作揖,道:“是,小生不敢叨扰沈将军,只是这里有样东西,似乎是杨霖的……”他双手托起,掌中赫然一个蓝布小包袱。

沈槐皱眉:“这是什么?”

“方才我离开考场时,门房给我这个包袱,说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可我昨日是空身前来,并未寄存任何物件。”

“哦?”沈槐探头过去端详小包袱,赵铭钰继续解释:“奇怪的是,这包袱上的确写着小生的名字,里面的东西我却从未见过。我仔细瞧了瞧,这仿佛是杨霖的字迹。”

沈槐神色一凛,从赵铭钰手中接过包袱,冷冷地问:“你对杨霖的字迹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