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轻平原(第8/13页)

“阳子到底上哪儿去了?”我遗传到母亲爱操心的脾性。

“呃……应该找得到人吧!”新郎虽然有些难为情,还是表现出镇定。

“不管怎么样,先打听看看吧!”我摘下人造羊毛短纤的帽子,向路旁田里干活的农人施了一礼,问道,“有没有一个穿洋装的年轻小姐从这条路上跑过去?”那个农夫回答:“有。她好像很急,几乎是跑着赶路的。”我在脑中想象着侄女在春日的乡间小路上,急急忙忙追赶新郎的模样,心中涌出一阵暖流。我们往山上走了一段路,只见侄女笑着站在落叶松的树荫下。她说,一路赶到这里都没见到我们,想必随后就到,于是待在这里采了些蕨菜。她看起来没有丝毫疲态。听说这一带遍地是山菜,有蕨菜、土当归、蓟草、竹笋等等;到了秋天,还会有绿菇、土被菜、朴蕈等菇类。按阿亚的形容来说,就是长得像“铺满了”整座山头似的,甚至还有人远从五所川原和木造等地专程来采摘的呢。

“阳子小姐可是一位采菇高手!”阿亚又补了一句。

“听说亲王殿下也曾经莅临过金木町吧!”我边爬山边问。

“是的。”阿亚非常恭敬地回答。

“真是非常荣幸呀!”

“是的。”阿亚的语气显得紧张。

“殿下经常来金木町这样的地方吗?”

“是的。”

“是坐汽车来的吗?”

“是的,殿下是坐汽车来的。”

“阿亚也拜见过殿下吗?”

“是的,我有幸拜见过。”

“阿亚好幸运啊!”

“是的。”说完,阿亚拿起绑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黄莺在歌唱。紫罗兰、蒲公英、野菊、杜鹃、白水晶花、通草、野玫瑰,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花,在山路夹道的绿草中欢欣地绽放。低矮的柳树和槲树纷纷吐出了新芽,还有愈往山顶长得愈茂密的矮竹。尽管这只是一座不到两百米高的小山,但视野相当开阔,站在这里就能够把整个津轻平原的每个角落尽收眼底。我们驻足俯瞰平原,聆听阿亚的解说,再向前走一小段,眺望津轻富士的美景,赞不绝口,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山顶。

“这就是山顶吗?”我问了阿亚,有些怅然若失。

“是的,这里就是山顶。”

“就这样哦?”我嘴上虽这么说,却沉醉在眼前津轻平原铺展开来的春光美景之中。岩木川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熠熠发亮,而银线尽头那犹如古代明镜般闪烁着混沌光辉的,应该是田光沼吧?再往更远处看去,那片朦胧的白雾,好像是十三湖。十三湖又叫作十三潟,在《十三往来》 (78) 中有记载:“津轻之大小河流共十三条,聚于此地合成大湖,且不失各河川之固有本色。”

这座湖位于津轻平原的北端,包括岩木川在内的十三条大小河流,流经津轻平原汇聚于此,湖周大约三十公里,但由于河水夹带了大量的土石,以至于湖底较浅,最深处只有三米而已。湖水因为海水的流入而变成了咸水,不过岩木川注入的河水也不少,所以接近河口处是淡水,而鱼类也有淡水鱼和咸水鱼一起栖息于此。

这座湖面向日本海开口的南侧,有一个名叫十三的小村落。有一种说法是,这一带早在七八百年前已经由津轻的豪族安东氏开垦为根据地了。此外在江户时代,这里曾和北方的小泊港协力运出津轻的木材和稻米,繁荣一时,如今已看不到过去的荣景了。在这座十三湖的北边,可以看到权现崎,不过这附近开始进入国防要地了。

让我们换个角度,把目光放到比前方的岩木川更远的那道清澈的蓝,那里是日本海,沿岸的七里长滨同样尽收眼底。从北边的权现崎,到南边的大户濑崎,视野辽阔,一览无遗。

“这地方真好!要是我,就选在这里建城——”

话没说完,我就被阳子打断了:“那到了冬天怎么办?”

“唉,这地方要能不下雪就好了。”我顿时有些忧郁,叹了一声。

我们越过山顶,走到谷底,在河边解开了饭盒。浸在山溪里的啤酒喝起来格外冰凉畅快。侄女和阿亚喝的是苹果汁。吃喝之际,我陡然瞥见一物。

“蛇!”

侄女婿迅即一把抓起脱掉的上衣站起身来。

“别紧张,别紧张!”我伸手指向山溪对岸的岩壁说道,“那条蛇想爬上那面岩壁呢。”

只见那条蛇从湍流中猛然抬头,眼看着爬上了岩壁一尺左右,便噗噜噜地掉下来了。然后它又滑溜溜地爬上去,再一次落下来了。那条蛇就这么锲而不舍地试了二十趟左右,终于精疲力竭地放弃了爬上去的念头,浮在水面上由着溪流将它长长的身躯推向我们这边来。这时,阿亚站了起来,拿起约莫两米长的树枝无声地走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噗”地一下刺进溪里,发出了“呲哧”的异声。我们三人都把视线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