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5/6页)
肖军两口子都是时髦的,尽整一些新鲜玩意儿。
肖敏:“……你跟我嫂子两人都挺会倒腾的嘛。”
这会儿是这样吐槽,但是肖敏这心里是真真高兴。
肖大嫂嫁到肖家来的时候,家里真的是穷的响叮当。
当时的肖军就是靠着自己这张嘴把人家姑娘给骗到家里来的。
本来全家人都以为肖大嫂嫁过来看着家里的情况会哭哭啼啼的,谁知道人家啥也没有说,硬是把家里给撑起来了。
像肖军这样脑子活泛,在那个年代却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投机倒把当倒爷,家里没少挨人家白眼,在那个年代,那可是逃避劳动的象征。
就连肖大嫂娘家,当时也觉得这个女婿不是很靠谱。
大爷们怎么能倒腾玩意儿不下地干活呢?
谁知道家里有了肖大嫂在家里辛苦支撑,外面有肖军跑断了腿,硬是把肖家的生活一天天改善了。
肖大嫂从那会儿就开始喝上人家喝不上的麦乳精,擦着别人见都没有见过的友谊雪花膏,就算是肖军在外面过的再难,也从没有亏待过肖大嫂。
肖大娘临走之前就跟肖军说,亏了谁都不能亏了你媳妇儿。
当年你那个熊样儿,谁敢嫁咱们家里来啊?
还不是你媳妇儿心眼实在,才敢来咱们家的呀。
肖军:“你也别光顾着挣钱存家里,也想想你自己,都这么大个人了,还没数吗?看看你这家里,真是够简单的。听说乖宝刚搬进来的时候,床还是拿块木板子给搭的,肖敏你可真够扣门小气的啊。”
肖敏把手里头的东西放在他手里,肖军一看是一包零食,当然都是新安买不到的高级玩意儿,想必是给姐弟俩的。
还有一些洗发水、雪花膏什么的,应该都是给自家媳妇儿的,肖军就嘿嘿笑着收下了。
等到肖军跟陈檬一走,家里就来了客人了,不是别人,正是肖大嫂。
肖敏一惊:“大嫂,我大哥刚刚才走。”
这可真不赶巧,大哥走了还不到一刻钟呢。
肖大嫂忙往屋里进:“我可不是等你大哥走了,才来找你的,来找你也不为别的事,我琢磨着你大哥这两年发了点小财,就有点飘了,我想跟你去京市走一趟……”
原来这事儿是这样的,肖大嫂也想跟肖敏去一趟京市,去京市干啥,她早听说肖敏在京市买了个小院子的事情,也琢磨着是不是也要在京市买个房子,先把钱花出去,到时候肖军想要买啥都买不成,看他还得瑟不得瑟。
当然肖大嫂是没有胆量一个人去京市的,所以她找到了肖敏,想要跟肖敏一起去。
听大嫂说完,肖敏忍不住咂舌,这两口子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了。刚才她哥哥才过来找她说要买车,现在她嫂子又跑过来找她说要买房,但是买房子这事儿一直是肖军跟肖大嫂两人没有达成共识的,肖大嫂这样贸贸然跟着她去京市,先把钱花了的这个劲儿,还真够味儿的。
肖大嫂也是在屋外守了好久,好不容易等到肖军走了,才从外头进来。这会儿已经是累的够呛,自顾自的给自己倒杯茶,然后,说起自己的想法:
“以后的事谁说的好?利群以后万一要考上个大学去京市读书呢?我不想她以后还回来,就在大城市生活不是很好?要想在大城市生活,没个房子怎么行?我这一趟去京市,要不就买个楼房,实在不行,像你买个小院儿,自己装修也行。我觉得小院好,虽然人家城里人都往楼房跑,但是我还是喜欢带院子的房子,咱们农村人不就是喜欢敞亮点嘛,你看看你这个房子跟鸽子笼一样,我觉得住着就不舒服,要是能买到地,咱们自己盖个房子咋样?我听说京市那边也没有地,要买地得去偏远一点的农村去了。”
她一絮絮叨叨起来,就没完没了,从去京市买房子,一直扯到去京市买地,最后竟然扯到要肖敏在京市买几个商铺。
在大嫂眼里,京市也就是一个大新安,或许比新安大一点,但是不至于能大到哪里去,在她眼里大兴到燕京的距离大概是骑着自行车二十分钟就能到达的距离,因为新安那么小,十分钟估计就能兜个圈儿,京市就算比新安大一倍,算他二十分钟多不多的了?
这肖大嫂也挺有点意思,她是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到的最远的地方还是新安,胆子也小,连个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肖敏怎么惊讶于她一个人来新安。
“大嫂,你慢慢讲,这事儿我大哥不知道吧?”
肖大嫂摇摇头:“你跟我说说火车票要怎么买,我现在就去火车站买!”
肖敏:“那利群跟小叶咋办?你就把孩子丢在家里?”
这可真的不是一向顾着家庭、顾着孩子的肖大嫂的做法。
肖大嫂又喝了一口茶:“我怎么就不能出个远门了?我都跟利群说了,利群这么大个孩子了,还能看不住家不成?你别忘记了,上次陈小军去京市的时候,你们家陈檬才多大?我去几天就回来,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了,你就不想以后跟我住在一起,咱们做邻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