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龙凤情殇 第二卷 此度见花忆君归 第十三章 浮沉谁主宰(第3/3页)
马云主要负责皇室成员和皇宫大内的动向与安全,纪纲则负责监视百官,而还有一位,即是胡滢,名为兵部侍郎,暗为三都督之一,他的任务是负责追查建文帝的消息。
“将纪纲投入都察院严审!”朱棣的目光如苍鹰一般紧盯着马云,“他还有什么恶迹,都要给朕查得清清楚楚!”
“是!”马云明白,此语无疑是宣布了纪纲的死刑。
身为锦衣卫,最重要的就是对信息的掌控,你可以藏而不报。因为何时上报,要看天子的心情,审时度势后再做决定。但是不报,并不意味着不知道。
关于纪纲的罪行,马云心中早有一本账。
永乐五年,他协助司礼监在各地为朱棣选美时,就曾挑出数名绝色美人藏于自己家中。
永乐六年,查抄到已故吴王的冠服后,私自隐藏在家中,还不时穿在身上,命令左右饮酒祝贺,高呼万岁。
永乐十年射柳比赛,纪纲学秦代的赵高指鹿为马,射失之后,反命锦衣卫镇抚庞英将柳枝折下来,并让众人大喊他射中了,然而可怕的是,在场众人竟无一个人敢出面纠正。
永乐十四年,与武阳侯薛禄为争夺一名绝色女道士,而用铁爪将位高权重,品级高过他的武阳侯打得脑裂,几乎死掉。
同年,浙江按察使周新等数十位大臣,因不满威胁,没有交上高额的贿金,而受到纪纲诬陷,以谋反罪被处死。
不仅如此,近年来他还在家中私养了大批亡命之徒,暗中修建隧道,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刀枪、盔甲和弓箭,意图不轨。
以上种种,人证、物证俱足,只是现在,马云十分担心,这些事情要是一股脑都直接呈报到御前,恐怕朝中又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正在为难之际,又听朱棣说道:“若微那丫头也太不知分寸了,原是想送她到观中,好好收收性子。不承想,倒成了出笼的鸟。你去,派人去知会一下张氏,三元观是皇家道观,没有宫中特许,谁也不能自由出入!”
“是!”马云立即俯首。
“还有,你刚才说,是谁救了她?”朱棣半眯着眼睛,在记忆中搜索着那两个名字。
“金川门千户赵辉,吏部检讨许彬。”马云如实回话。
“他二人怎么会在那儿出现?”朱棣听了,更是莫名其妙。
“纪纲行凶,事引正是赵辉!”马云心中一震,看他面色此时仿佛渐渐和缓起来,须知越是如此,越要担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咆哮起来。
“哦?”朱棣脸上的神色就像是乌云密布的天空,阴冷肃穆,让人在阳春三月,却感觉冷风飒然吹过身侧。
“赵辉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在金川城门巡视时,常引来妇人观看,就如同晋时掷果潘安一般。纪纲一向自命不凡,恐是不服气,于是这才接连蒙面行凶,又嫁祸给赵辉。赵辉无端招致恶名,必是心中不甘,而官府又一直没有破案,所以他唯有自己处处留心,一心只想抓到真凶,洗清嫌疑!”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渐渐和缓:“照此看,赵辉倒是个有心之人。还有,那个许彬,又干他何事?”
“这个?”马云迟疑了片刻,若是旁人,他必照直回奏,只是涉及许彬,他更是慎之又慎,小心回话:“是碰上的,还是受赵辉所托,尚不清楚。不过听暗衣成安说,许彬与赵辉情同手足,也许是应赵辉之请,出面相帮,也未可知。”
“这两个人都给朕好好查查,查清楚些!”朱棣闭上了眼睛。此时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名字,“宝庆?”
自己的小妹妹,父皇七十岁时育下的幺女,只比瞻基大一岁的十六公主。
“赵辉果然长得很美?”朱棣突然开口,如同梦语一般,天子的心事,就是跟了他数十年的马云,也参不透。
马云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是。”
“听你说来,似乎此人有勇有谋,还是性情中人!”朱棣又问。
“是!”马云真不知此时皇上心中在想些什么。
“就把宝庆许给赵辉吧!”朱棣脸上浮现起淡淡的苦涩。
“这……”马云在圣前一向很有分寸,然而突听此言,他还是失态了。
“怎么?”朱棣龙目微睁。
“赵辉只是守门千户,怕是难以高攀吧?”马云照实回话。
“哼!”朱棣闷闷地哼了一声,挥了挥手,有些不耐烦,马云立即退下。
朱棣站起身,凭栏远眺,手执龙杯,一饮而尽。
“父皇,儿子为你最宠爱的宝庆公主择的这个驸马,你一定喜欢!”朱棣笃定地说着,公主下嫁,皇子皇孙纳妃,最讲门第,可是为何要门当户对呢,不过是借着联姻,恩赐功臣,或者是为了平衡政局中的各方势力。
而这一次,朱棣却改了主意,那个自小密养在西内,不与外人相交的小妹妹,纯善如水,不懂世事,就给她觅一个好男人,好好过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