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迟早有一天床也要塌(第3/6页)

众人张着耳朵和嘴巴听完,差点高兴得跳起来。

“谢谢社长!”

“老板万岁!”

“辛苦都是值得的!”

老员工纷纷感叹换老板换出了好福气。

曾哥还即兴念起了打油诗:“以前过年苦哈哈,现在过年笑哈哈。以前过年真辛苦,现在过年真幸福。”

众人跟着大笑。

喜悦的情绪是会传染的,看着大家这么高兴,林遇梵也很高兴。

刀姐:“家里有小孩的家庭等会儿找我登记,自己的孩子,14岁以内的,一个小孩一份糖果。”

有人问:“刀姐,食品礼包有什么?”

刀姐:“有鱼有肉有干货有瓜果蔬菜,腊月二十九发放。”

这个年代的港城,因为刚放开粮食管控,最近过年物价飞涨,老板发的食品大礼包是最实用,也最替他们省钱的。

而且他们在赵家的华业商行采购能拿到优惠价,所以,买的量特别足,让员工幸福感爆棚。

林遇梵看见大家高兴,她也高兴。

随后跟王牧寻确定好第三期问米专栏的内容,她也就提前下班了。

下班回到家,现如今三姨太生病没下楼,打麻将三缺一,刚好林家五嫂补了上来。

耿冬萍问她们:“马上要除夕了,你们下注了吗?”

不买是不可能的,林遇梵买了一万。

但她不好多宣传,只道:“买了20元。”

五嫂戴茹音好奇问:“你买的下雪还是不下雪?”

林遇梵:“当然是支持我们自家杂志。”

陈丹丹笑道:“大少奶奶,你这20元的心意有点小呀。”

戴茹音马上护着自家小姑子:“小赌怡情,意思到了就够。”

耿冬萍也道:“就是么。我也买了20元。”

陈丹丹指了指外头:“你们看看这大太阳,哪里看得出这是要下雪的样子。”

戴茹音:“你没听广播吗?湖北湖南大雪,虽说大雪过不了岭南,但是这暴风雪一路下过来,万一真下到港城了呢?”

陈丹丹打了二筒:“那你们买呗。”

“杠。”戴茹音笑道,“你放杠,我给你买一个。”

“……”陈丹丹想顶她都不知道怎么顶了。

林遇梵竭力忍着笑,她给五嫂递了个软糖。

戴茹音会察言观色会聊天还会护犊子,这麻将桌倒更逗趣和谐了。

康年从外面回来,他如今在赵家的华业商行做事,这次在棚户区做慈善的活动,就是他负责的。

康年进来跟林遇梵汇报进度。

“油毡先到了,我们这几天跟福利署一起在棚户区给那些棚屋加固。其他物资预计明后天会陆续备齐,除夕前一天发放。这次物资,本来是以公司名义捐赠的,但有避税嫌疑,之敖的意思,就以你们两人的名义做慈善,他让我跟你商量,看行不行?”

林遇梵不知道公司做慈善还能避税,她点头:“那就用个人名义吧。”

康年答应了一声,他没着急下去,“你的名字,用‘赵林遇梵’,还是用‘林遇梵’?”

林遇梵还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康年提醒:“港城这边按照英国人的习惯,都冠夫姓。”

林遇梵下意识回了一句:“我们是中国人。”

叫她赵太太她还能接受,叫她赵林遇梵,那等于给她改姓了,她感情上接受不了。

“而且,我的书和电影,署名都是林遇梵。”

康年明白林遇梵的意思,“那就用林遇梵这个名字。”

想冠夫姓还没资格的陈丹丹瞬间对林遇梵多了几许的钦佩。

等康年出去,陈丹丹说:“大少奶奶,你真有风骨。给我们女人长志气。”

风骨是这么用的吗?

林遇梵也没纠正,只笑道:“在中国就应该按照中国的规矩来,就是不想助长这种风气。”

忙里偷闲打完这场麻将,接下来几天是忙活的飞起。

除夕前一天,白天在棚户区送温暖,晚上陪着赵之敖参加民盟的感谢晚宴。

赵之敖给国民党和民盟各捐了一笔钱,国民党那边是年后有春茗,而民盟是在年前举办了一场感谢宴。

今天忽然降温,林遇梵的貂皮大衣终于派上了用场,而身上佩戴的是价值连城的全套满绿翡翠首饰。

从耳坠、项链、胸针、手镯到戒指,是赵之敖两年前在缅甸购回玉石后,在港城找珠宝商打造镶嵌的。

她刚戴好,桂香就忍不住赞叹:“小姐,你戴着真好看,你应该多多参加这种宴会。”

林遇梵也喜欢这套首饰,她爱珠宝,但不爱应酬。

屋里很热,她把貂皮大衣脱下来交给桂香拿着。

赵之敖从外面进来,她问他:“好看吗?”

他上下打量着妻子,弯弯的眉眼,精致温润的五官满是笑意,身姿婀娜的曲线在旗袍的包裹下展露无遗,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