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收视】(第2/2页)

《新三国》的评价果然两极分化。

好吧,两极分化可能说的都给面儿了,真实情况是,观众果然被电视剧的台词和表演风格雷到了。

这时候呢,观众要参与表达自己的评价,同时有三个法子,给电视台寄信,给电视台打电话,还有在豆瓣之类的平台上留言。

据说信件雪一样的繁多,飞到电视台,而电话整天响个不停。

豆瓣评价出的最快,演员们也能立刻看到。

有趣的是,《新三国》的豆瓣开画评分不低,七分以上,一分极其多。

理由如下:

“编剧但凡是玩了几把《三国志》也不至于写出那种shit一样的台词。”

“这是一部你要有一些文化水准才看得出垃圾的电视剧。”

“董卓如何称呼自己的女婿李儒?A贤婿 B文优 C钝角 D李兄弟答案是他吗的D。”

“槽多难吐。”

几大主演,之前演的全是高口碑剧;高木的电视剧虽然扑街过,口碑从来没扑街过,当晚上刷评论区的剧组成员,第二天起来眼圈都是黑的。只能寄希望于收视。

你不给我收视反馈,就手会一直抖~

光看网络上的,电视剧显然是扑街了啊,就没什么支持的,电视台收到的电话和信件,剧组也托人去探消息,回来说观众气得怒喷接线员。

高木导演不多的头发都掉了几撮,完了啊。

如今电视收视率的统计一般采用索福瑞34城——大概就是取34个代表性城市,每个城市按人口取几百个观众,考虑到职业,收入,年龄等因素来进行样本的分布,最终取样本的收视率来评估全国的收视率。

34城包括主要的发达城市。

看出来了吗?

这个统计方法的问题在于,过于倾向城市居民的收视,不统计农村居民的,于是与真实收视情况不一样。但是由于农村普遍用卫星锅盖,他们的收视又无法用工具低成本的统计到。

《新三国》搞的太小白了,把许多坊间传闻,阴谋论,二次创作而非原著的东西拍出来了。被城市的精英们口诛笔伐是必然的。

然而,翌日四大电视台先后拿出收视数据。

苏省卫视1.41%,09年以来的最好收视;多花两千万元,提前几分钟播,但输在台标太丑的徽省卫视拿到1.26%,津门卫视和渝省卫视各挤进收视榜前十。

显然,观众们一边骂,一边诚实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