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升力风扇还能这么用?(第2/3页)
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裂变的好几倍,裂变反应堆700兆瓦,那聚变反应堆就可能会有一两万兆瓦,到时候自然就够用了。
秦涛松了口气,好吧,你们既然寄托在聚变反应堆上,那我就放心了,至少这种核反应堆又不会现在就出来,你们也不用立刻玩上万吨的了。
如果真的太大,到时候恐怕会耗费海量的资金,自己也不好意思说不给。
“秦总,多谢你帮我实现了父亲的理想,其实,我的父亲当年,就是计划打造两千吨级的地效飞行器的。”阿列克谢耶娃继续说道。
阿列克谢耶娃再次想起了她的父亲。
什么五百吨,两百吨,其实都不是她父亲的真正追求,阿列克谢耶夫当年是想要造两千吨级的,但是根本就没有人支持他,造个五百吨级的都不受支持,最终寄托于实用化的只有两百吨级的。
现在,阿列克谢耶娃终于能造两千吨级的了,在这个时候,她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能看到现在的成就,该有多好!
“嗯,可惜阿列克谢耶夫先生去的早,否则现在肯定是他来主导这个项目,而且还能看到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是啊,英国人的斯坦利·胡克爵士也提出来了过两千吨级的地效飞行器,计划搭载上千名乘客来当做空中火车,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不现实,只能放弃,而我们,是有信心把它搞成熟的。”
“对了,咱们只说了发动机,这机翼也应该很大吧?”
当尺寸增加到一定限度,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大了,技术上可能就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材料的强度就达不到了。
秦涛不懂具体的,但是还是懂常理的,于是开口问到。
“没错,机翼的制造也很难,不过好在我们现在国内材料技术进展迅速,我们的这种机翼,还有机身上的很多部件,都是用复合材料打造的,这种材料结实耐用,强度很高,防潮防盐分的性能好,最关键的还是能允许有一些变形,这是以前铝合金材料绝对达不到的。”
航空界一直在研制各种先进的材料,耐高温的用在发动机上,质量轻,性能好的用在蒙皮上,美国佬的全球鹰无人机,那细长的机翼就是用复合材料打造的,相当先进。
当年东方在制造无人机的时候,还没有这种先进的技术,只能是用普通的材料,所以机翼不能造一个特别长的,就造了扁担方式的两个,如果现在,完全能造。
不过,现在也用不着了,现在经过实践证明,这种设计还不错,到了航母上,也方便在狭小的机库里将机翼外面一半翻转过来,要是全球鹰那种大家伙,机翼外面一段的翻转只能是在甲板上进行,机库的高度不够!
不管在什么地方,材料都是最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材料,地效飞行器才能做到两千吨级。
“而且,随着我们的地效飞行器重量的增加,已经很难在陆地上降落了,主要以海上飞行为主,为了方便停靠港口,我们的机翼还设计了折叠机构,到达港口的时候,可以向上折叠起来,这样能大大地减少擦挂的风险。”
五百吨的地效飞行器,勉强还能设计起落架,毕竟安-225的起飞重量是640吨,照样可以用起落架降落到机场跑道上。
但是,两千吨的肯定不行,上面得装多少轮胎?得需要多少跑道?而且,在海上和陆地转换,起落架舱门还得绝对密封,绝对不能漏水。
这些太难了,只能放弃陆地起降能力。这也意味着它就算是能飞到陆地上空来,也没法降落,好在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海水。
“看来你们已经把一切都考虑周全了,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秦涛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需要问的了,机翼折叠停靠港口的设计都出来了,自己还有什么担心的?
但是阿列克谢耶娃却开始反问了。
“秦总,您觉得我们这种两千吨级的地效飞行器,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好?”
在苏联时代,俄国人的设计师们只管造,造出来干什么不需要他们操心,各种先进的装备都是在聪明的大脑下出现的,阿列克谢耶夫就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必须要为产品找到销路,如果造出来不知道干什么,那绝对是失败的,哪怕就算是马克斯玩航天,要耗费巨资,也是怀着把人类送上火星的梦想,而且还能赚很多很多钱。
两千吨级的地效飞行器做什么?
“海军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秦涛说道:“海军希望这种地效飞行器能在未来的行动中发挥作用,希望这种地效飞行器能快速地在两边来回疾驰,将大量的主战坦克运输过去。”
阿列克谢耶娃摇摇头:“我们的地效飞行器飞行的速度很快,但是进出港口的速度很慢。我们的地效飞行器又不能抢滩登陆,所以,海军如果用了,很快就会觉得鸡肋。除非运输水陆两栖坦克,在到达目标附近就降落下来,然后水陆两栖坦克自己开过去,不过,海军里很多装备都能做到,海军缺乏的是运输重型装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