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资本风云诡谲(第2/7页)

一时间,媒体喧嚣,元申股份的形象从科技振兴行业的民营企业中坚,转成了侵犯同行知识产权的恶盗——

显然,科曼为了在清河镇地块的争夺上拿得先机,用这套组合拳去搅乱视听。

在众多不遗余力跟风抢占热点的媒体中,周维已经安排公关部“打过招呼”的一些媒体知晓利弊,逐渐退出对元申集团的文章转发。而谢琳慧的发文又进一步为元申集团扳回舆论风向。谢琳慧在“中商浪潮”发文,客观阐述,文笔犀利,反守为攻。首先表明观点:元申无剽窃。并表示在后续报道中引入专家的观点,从专业视角论证她的观点。

论证需要时间,一部分偏理性的业内人士持观望态度。

清河镇此行被搅得不甚顺利,有些本来安排的会议被对方取消,而个别需要打点的关键人物,也客气地给周维吃了闭门羹。

二人较计划提前返京。

回程飞机上,小河坐在周维身旁。小河自叹自己当下无法给这男人任何帮助,远不如谢琳慧一支笔。周维面容严肃,闭眼思考对策,连日奔波令他面容憔悴,而接下来的几天对元申股份来说至关重要。元申股份的诸多决策都需周维殚精竭虑,堪比诸葛亮。

如同心灵感应一般,周维转头看小河,“喜欢读《三国演义》吗?”“喜欢。”

“哦,喜欢什么?”

“刘关张义薄云天,诸葛亮鞠躬尽瘁。”周维在她心中就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周维点点头,靠在后座上。这是小河心中的三国。

周维识字很早,七八岁的时候就第一次读三国演义,之后再读数次,每次读都有新悟。他脑子里也常常闪着一些片片断断的书中话,这时他想到许攸曾对曹操说,“——孤军而抗大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是啊,元申当下正是孤军,敌人则来自四面八方,“唯有急胜”。

下飞机上车,不多时便开到元申股份正门,周维睁开眼,又一句话闪过: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关于科曼的紧急会议一直开到凌晨,周维及律师团审议反诉公告。元申股份决定正面应诉科达曼的起诉,同时反诉科达曼从元申股份挖员工,不遵守敬业禁止协定,且该员工窃取元申股份商业秘密。律师团和香港的公告团队已经在安排草拟反诉公告。

股市风云诡谲。

小河恨不得自己有千手千眼可以帮到周维,她每晚都整理市场舆情,准时发给周维。

港股做空公司“GTS”官网发出英文报告,内载详细调查报告,详述元申股份在渠道管理、营收数据、专利侵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GTS发出的报告长达百页,对已公布的财报进行了详细分析,揪出来截止这个报告日恰好账龄超过三年,被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的几笔应收账款,大做文章。这金额对财报的影响并不高,但是,GTS抓住认定这几笔应收账款对方为“未披露之元申股份关联人士,存在当年上市时虚报收入”。

“元申股份自上市后,一笔长达三年的应收账款被计提坏账。令人怀疑当年为了冲上市,而做虚假收入,在现在业绩稳定后,又计提坏账掩饰过关。”

“医疗设备业务线逐年毛利下降,受到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且大量拟出口的产成品滞压保税区仓库。”——

一时间,各种对于元申股份“言辞确凿”的“分析预测”成为资本圈内最热话题。

连续三个交易日,元申股份股价持续下跌,三日总跌幅超过12%。元申股份紧急停牌。

周维清楚,吴跃霆老谋深算,他用科曼做为引子,现在果然如他所料,带动了一轮港股市场的空头主力进场。

近日来,周维每日睡眠时间不超过五小时,每天早晨八点都会准时到办公室,而小河发来的每日舆情提示必然在清晨七点钟准时到达周维邮箱。从无间断。

按照原定计划,元申股份刊载对科曼的反诉公告。刊载之后,监测到的媒体评论风向舆情明显向着有利于元申的方向发展。

这舆情方向一部分还得归功于谢琳慧站队分明的报道,这位媒体大姐大的号召力和公信力非常可观,在明确观点之后很快有了后续文章。

小河是在元申股份的会客室再次见到谢琳慧的,她此时的身份是元申集团的特约公关顾问。梁稳森和周维指派了公关团队的几名成员在当下的应对科曼的媒体一役中向谢琳慧汇报。

谢琳慧发文,需要尽可能详尽的一手资料,她直接找了周维,列出了她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清单。小河作为周维的助理,这份工作自然是由她来完成。小河花了几乎不眠不休的两天时间,细细地梳理出

了元申掌握的有用、有利的资料,并且分门别类、做好总结,然后约了谢琳慧,亲自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