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的开始(第3/3页)

“优尼酒的项目谈的怎么样了?”周维要两人介绍下情况。

王东宁有些犹豫,“条款上还有分歧,对方不肯承诺“业绩对赌',而且希望尽快完成投资,蒋总说后面几家投资人在排着,嫌我们搞尽职调查的速度太慢。”

周维没表态,他看向彭大海,这个项目是彭大海坚持要投资的。

“老周,我觉得蒋成功这个年轻人是个干事儿的人,他们在我们商超下的销量都是实实在在摆着的,增幅很大。不要搞尽职调查那套虚的了,签协议吧。”

周维仍旧不表态,不点头不摇头。

显然,这个时候大家在等待王东宁发表自己的观点,他是项目实际负责人。但是王东宁搓搓手指头,夹在二人中间,不知怎么开口。

小河见王东宁犹犹豫豫的样子,实在心急:吞吞吐吐,扭扭捏捏,摆事实讲道理,把客观问题说清楚啊。

小河看看周维,见周维眼神中似有鼓励要她发言。小河清朗声音响起,“彭总,周总。”

周维听到小河开口,顺势介绍道:“大海,刚才我还没来得及介绍,这位是我们部门刚加入的新同事,江小河。”

彭大海“哼”一声,斜了小河一眼,“听过,很有名。”

小河心下暗嘲。这个彭大海霸道之名非虚,职场中但凡稍有礼仪的人在面对同僚时,或多或少要注意些言谈分寸,而彭大海却在通身上下嚣张跋扈,骄横傲慢。周维要与这样的人日日相对,何其辛苦。“彭总,周总,在来元申股份之前,我对这个行业做过一些分析。预调酒这个领域在品牌丰富的同时,并没有酒品企业做出非常个性化的产品,没有大单品出现,目前还在拼营销的阶段,以品牌驱动模式为主,在渠道的落地上非常弱。”

小河顿了顿,看一眼彭大海跟周维的反应,再看一眼王东宁。周维在认真听,彭大海面露不耐烦,而刚刚一直搓手的王东宁似乎从紧张中略微解放了一些。

小河继续,“以产业发展逻辑来看,这个领域很快就会从网红时代,进入到以产品为主的消费时代,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批企业倒下。”

周维默许她继续。

小河看出彭大海的眉头紧皱,火气升腾,她放慢语速以免立时点燃战火,“彭总,回到尽职调查上,专业的私募基金对这个行业自然也有清晰的判断,这么一笔大额投资,任何一家私募基金都需要严格的尽职调查,绝对没有闭眼给钱的人。”

瘦削的小河,语气镇定,沉着有力。周维等彭大海接招。

彭大海看着初来乍到的江小河,眼神中是恼怒和怀疑,挑剔着小河刚才一番分析中的漏洞,满脸狂暴如狮吼:“周维,你的一个刚入职的助理,也能对元申集团这么重要的投资项目随意点评了?!这元申集团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彭大海粗厚手掌劈向靠背椅,靠背椅被他一推,可怜兮兮地在原地转圈儿。彭大海转头去看王东宁,王东宁早吓得别过头避开他凶巴巴的目光,不敢表态。王东宁的懦弱更让彭大海气不打一处来,他起身转向周维,“周维,如果你对项目有什么意见,我们可以一起到梁总那儿去解释清楚。”

找梁总,又来这招。

周维笑笑:“做判断的时候,是需要不同的见解的。这对决策作参考很有帮助。好了,大海,我尊重你的意见,往后走吧。”

彭大海被周维“哄得”发作不起来。对王东宁声色俱厉地呵斥,“王东宁,你是这个项目的投资经理,我要的是一个“投成”的结果。两周之内,必须给我投掉!投资上有任何岔子,我唯你是问!”

说罢,彭大海用力推门而出。留下周维、王东宁和小河三人,神色各异。周维虽被甩了脸色,面上却丝毫不变,坐下来继续安排手上的事儿。

这是小河加入元申的第一天,她越发感受到周维在这偌大的元申股份内所受的掣肘和不易。王东宁和小河知趣地一同离开周维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工位。

王东宁刚刚被吼过,心情极差,将头埋在臂弯间,一声不吭。小河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拍拍王东宁的肩膀。

却不料王东宁猛地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瞪着小河,他内心并不谢她解围,反而怨她抢了自己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