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缘分开启一扇门(第2/3页)
第四天上午。到《上市公司并购整合》这门课。这门课最为难讲,一来是技术性强,天马行空地讲会被哄下来,二来企业并购这个事情本身就是随着监管政策走的。如果不是实际操盘手,空对空,是绝对讲不好这个课程的实操细节的。
班主任上台:“今天我们特别有幸邀请到前上交所上市并购审核处周处,给我们讲这门课。”“周处,辛苦您了。几次请您讲课都请不到,这次在西安,您家乡,总算把您请动了。”
周维走上讲台。
中等身高,不戴眼镜,不胖不瘦,板寸头,蓝色polo衫,牛仔裤。小河坐在第一桌,看得最清楚。
周维站定,抬头环视四周。那眼睛,清澈若水,双眸深邃。小河心里一动。少见一个男人的眼睛这般的灵动清朗。
“大家好,我是周维。我半年前离开了上交所,加入了元申股份,未来我们常常聚,多交流。这门课,我会分成三个部分:——”声线低沉,纯净、有磁性。
随后三小时,没有乱七八糟的感言,没有俏皮话,没有荤段子。全是干货。各种案例,娓娓道来。每个案例都配了交易结构图,交易步骤。清爽的课件。
人如其文,清爽沉静。
三个小时,台下所有企业家均如回到高中,全神贯注,被课程牢牢吸引。
小河至今记得周维讲收购整合时所提及,“——成功的收购不仅仅是收购了这盘业务,通常还包含引入被收购方有经验的团队进入管理层,并进行有机整合——”。
周维上课临近末尾,“接下来这三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课下讨论,没有正确答案。感谢大家今天的时间,再一次感谢我的老同事招呼我过来。以前在机关单位常常身不由己,老同事多包涵。未来承诺随叫随到。”
课程结束后,大家都围上去要周维的手机号和微信。周维耐心地一一加好,每加一个人的微信时都会抬头看看,聊两句。
他向来不是敷衍的人。
个子不高的小河,总算是挤到前排加上了周维的微信。回到座位。小河又端详起周维来。
鼻子高挺,好看。这人真耐看。
可惜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哦,是么?
小河自上大学入学,就笃定认为自己是喜欢体育健将类型的。她自知不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自己这好动的性格可能还得找个飒爽生风的篮球高手才有共同语言。可惜的是,小河尚未谈过恋爱。不知道“爱”一个男人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
那天下午,周维没离开教室,坐在最后一排,跟大家一起听下午的课程。
下午讲《跨境收购的法律事宜》,邀请的是某国字头投资公司海外并购组的legalconsel介绍最近跨境收购的交易架构以及当地法务事宜。要说内容讲义做得也不错,但是就是总感觉不如周维讲的耐听。
小河偷偷瞄了周维几次,他全神贯注,宛若身边没有这五十几人。课程结束后,小河先回去查收邮件,打了几个项目上的跟进电话。
晚上照例是酒店自助。刚打算下楼就餐,突然想到可能晚上周维也在酒店自助吃饭。顿了顿,小河补了口红。
对镜学下淑女的微笑,小河觉得这镜子中自己笑起来的模样还算过得去。眼睛灵动,鼻子也俏皮,可惜鼻头冒了几颗青春痘儿还红着。小河几乎从不穿裙子,翻拣着箱子半天也翻不出件有淑女样儿的衣服。只好继续穿起白天上课的仔裤白T。
一进餐厅,就见同桌的赵总招呼,“来来来,江小河,坐这儿,周维老师也在我们这桌儿。”席间大家随意讨论,小河对于企业运营知之不多,只竖着耳朵听,时而被大家逗笑。
小河没想到周维原来是个如此幽默的人,说话不多,但是很会掌握节奏。大家扯来扯去不得要领,到周维这儿,他往往一句点睛。
有周维在席,小河总觉得一种说不上的拘谨。往日的大大咧咧、随性率意不见了,小河只觉得脸上发烧,摸一摸,还真有些热热的。
饭罢。大家依次散去,小河也随众人离开。电梯已经到了房间的楼层,却总觉得有件事情还没有做完,悬空在心里空空的。
哦,没有单独跟周维说过话呢,一句都没有。
小河关上电梯门,随电梯下楼,她想再看一眼周维,即使不说话也行。也许能看到。
到一层餐厅,顺着走廊往花园廊道走,小河一路张望,找那个身影,酒店不大,走一圈,如果他还在,总能碰到。
可惜,没有偶遇,缘分开了小玩笑。释然,怅然。但是好像也轻松了。
在酒店的花园廊道中有个小山包,曲折的台阶,通向山顶一个小平台,几株树下随意摆放了几块大石可坐可倚。
周维这个目标既已丢失,小河索性拾阶而上去散散步。走到台阶半途,小河抬头,喔,星星。在北京可看不到星星,光污染太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