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6页)
中华玄门协会里聚集了不少能人,这要是被偷家了,他都怕有些急性子的大师要玩养寇自重那一套,逼那些人恢复中华玄门协会的地位,到时候受伤的还是百姓。
张道兴赞道:“小大师真是咱们玄门的大宝贝呀,又给咱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小大师真牛!”
“小大师真牛!”仙*女*整*理
“牛的没边了!”
“不行,我要拿这个月的工资去玉矿买些玉牌给小大师送去。”
“算我一份。”
“还有我!”
龙虎山的道士们一句接一句,散修江南单手抱着黄大仙,也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算我一个。”
张道兴他们动作很快,木怀玉他们刚到青苍大队,从仙水镇送过来的玉牌也送到了。
木怀玉哭笑不得:“这么多东西,咱们怎么搬上山?”
大绿伸长脖子:快看看我,还有我。
林梅看着屋里堆着的这些东西:“也不算多,我叫十个族人来,大家一人背一点就把东西送上山了。”
“也不着急,东西先放在你们这里吧。你们先忙夏收,等夏收忙完了再说。”
各个公社都在忙着地里的活儿,赵文书忙着县里的事情不怎么顾得上夏收,今年夏收就是公社的副书记带着人在盯着。
副书记年纪大身体又不太好,大太阳底下跑了两天就累病了,最后监督的活儿就落在魏海这个临时助手身上。
魏海现在晚上要补初中的课本知识,白天在各个大队跑来跑去,不到半个月就黑瘦了一圈。不过付出还是有收获的,他现在替赵文书代笔的各种文件报告写得越来越好了。
魏海打着赵书记的名头办事,明明只是个不起眼的土农民,现在摇身一变,几乎就要变成公社干部了。
其他大队的队长嫉妒虽然有,但是魏海本来会做事,再加上其他不能明说的原因,他们作为半个自己人,都挺看好他往上迈一步。
有些心气儿高的知青不乐意了,去年刚来的时候不乐意的心态可能还没那么强烈,但最近夏收把人累的直想哭,内心积累的怨愤迫切需要一个出口,他们就盯上了魏海。
魏海一个小学生凭什么当公社干部?就算要选公社干部,他们这些高中生初中生难道没有资格?
内心的不满越积攒越多,但是当着面他们又不敢说。年前赵书记就说过,如果要举报必须实名制,实名制举报他们哪里敢?就算举报成功,得罪了当地人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于是,他们找了门路把信送到省里,跟省里举报新南市下面的庆丰县,庆丰县下面的长宁公社,青苍大队一个名叫魏海的社员,只有小学文凭,走后门进了公社工作,他们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知青反而没被选上。
举报信是匿名!
省里接到举报信就把信送到知青办。省里知青办说,基层的事情他们管不了,举报信就送到新南市,然后又从新南市送到庆丰县,从庆丰县送到长宁公社,赵文书的手上。
赵文书简直气乐了!
夏收啊,他又要顾县里的事情,又要关心各个大队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这些人挑这个时候给他找麻烦,真觉得他赵文书拿他们没办法吗?
这一回,赵文书也不想跟这些人放狠话,他现在一看到举报信就犯恶心,直接把举报信交给魏海,叫魏海自己看着办,办完回头写个报告给他,他送到知青办去交差。
“行,这件事我一定给您办漂亮,不让你操心。”魏海干脆地走了。
赵文书现在确实没空操心这点小事,县里要变天了,也是因为举报而起。
副书记谭显的秘书朱实,举报他贪污,还说谭显收集何俊的资料,企图诬告何俊。朱实举报后立刻报警,还把公安局拉进来了。
这个架势,市里不来人都没办法判案。
本来就够乱了,宣传部那边还跟着起哄,写了份文件送到报社要把事情报道出来,要不是林小琴当机立断摁下来,这怕今天就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了。
赵文书忙完公社工作,赶紧坐船去县里,他到的时候市里的人已经到了,好像事情都办完了,那位胸口戴着国徽的领导正在跟林小琴说话,看起来聊得还挺投机。
赵文书没着急过去,先去亲戚家住下,等到傍晚下班的时候才去找林小琴家。
林小琴给不紧不慢地给他倒水,直接告诉他结果:“朱实所有的举报属实,他被判死刑,朱实也有错,考虑到他举报有功,把他调到宣传部当主任。”
“原来的主任呢?”
“我摁下的那个报道他背锅,降职成了副主任。”
“那谭显的位置谁来?市里重新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