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4/6页)
“唉,别提了,都减产啊,都得饿肚子。要是再不下雨,明年都要饿死人了。”
长宁公社路远,赵文书紧赶慢赶到县政府时其他公社书记都到了,他最后一个进去,刚进门就被人逮住问,赵文书含糊应了句就问:“你们公社情况如何?”
“跟公社差不多,入夏公社的小河沟断流了,井水只够社员吃喝,田里的粮食想办法救也有心无力,水稻基本上绝收了,旱地提前改种的玉米还有点收成。”
其他公社的情况大差不多,赵文书打听了一圈后确定,除了两三个靠山的公社从山里面弄到水,水稻能有点收成之外,就数他们长宁公社的水稻收成最好。
赵文书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一个年轻人给他送了杯水,顺便数了会议室的人数就走了。
十多分钟后,县委书记、副书记,还有农业局的领导们都来了。
仙*女*整*理“同志们,辛苦大家远道而来,咱们闲话少叙,先说说公粮的事情。”
县委书记张口,底下的公社书记都眼巴巴地盯着他,盼望着有什么好政策。
县委书记脸上带着笑,先是说农业局的同志已经去各个公社走访过了,赵文书听到这儿顿时心里一沉。
“今年情况困难我们都知道,但是有个别同志不畏艰难,带领社员修水渠从山里引水,勤勤恳恳种地,在他的带领下,粮食产量跟去年相比虽然略有减产但相差不大,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有人都在猜,书记夸奖的这个人是哪个公社?是红旗公社?还是长征公社?刚才他们的人都提过从山上引水。
县委书记笑起来,目光落到角落里的赵文书身上:“让我们恭喜咱们县今年产量第一的公社,长宁公社!”
“啪啪啪!”
掌声响彻帮公社,赵文书却笑不出来,他真心觉得没什么好值得恭喜的。
他们公社产量第一,这是要他们多交粮食?按照去年的标准交公粮社员们都不够吃,要是再多交……
夸完长宁公社,副书记接棒说话:“今年大家情况都难,咱们都是乡下人,至少还靠着大山,去山里找吃的虽然危险了些,至少饿不死吧。城里人跟咱们不一样,靠着供应粮过日子,没有粮食那真是揭不开锅。”
这种话可说不得,赵文书旁边的一个书记立刻道:“咱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还饿肚子,我们也难啊!”
“是啊领导,咱们县受灾这么严重,救济粮什么时候下来?”
都是人精儿,一听到副书记口风不对,下面的人立刻闹起来,城里供应粮不够总有没有遭灾的地方供应他们,谁来救济救济我们呐。
“安静!”
县委书记拍桌子,怒火冲天,指着刚才那个问救济粮的人骂:“一个个心里只装得下自己,不顾其他同志死活,你们的觉悟呢?你们的担当呢?像什么话!”
赵文书心越来越沉,看来粮食保不住了。
不止赵文书这样想,其他公社书记也这么想,那个减产特别严重问救济粮被骂的公社书记一想到那么多社员饿着肚子还要交粮,一个没忍住,哭了出来。
同病相怜,一个人没忍住,其他人也跟着哭,赵文书也跟着红了眼睛。
“你看看你一个大男人,说你两句你就哭,要不要脸?”
“都要饿死人了,要脸有什么用?我这个公社书记也别当了,我先去死,死前面,免得我看到他们饿死难受。”
“你这是做什么,威胁我?”
“我一个泥腿子,哪儿敢呐!”
眼看着吵出火气了,赵文书和几个有眼色的公社书记赶紧劝架,先别吵,先听政策。
农业局局长也无奈:“都别吵了,你们是公社书记心疼社员,难道我们县里的领导都不是人,不在乎大家的死活吗?”
赵文书立刻激动起来,局长说这话的意思是?
“市里的同志来咱们县城走访过了,有些公社收成好一些,有些公社减产严重,整体来看咱们县城属于中等受灾水平。上面要求咱们县内部对粮食进行调节,进行自救。公粮嘛,今年就不交了!”
不交公粮!
顿时所有公社书记脸上迸发出喜意,不用饿死了!
所有的公社书记不包括赵文书,粮食内部调节,意思是收成好的救济收成差的?谁收成最好?他们长宁公社。
“刚才领导说什么来做?长宁公社今年秋收粮食产量第一!咱们为做出辛苦贡献的长宁公社赵文书同志鼓掌!”
那个被领导骂哭得稀里哗啦的男人猛地站起来冲到赵文书生身边给他鼓掌,在他带领下,会议室里响起了比刚才还大声的鼓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