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山河一统,困兽犹斗(第4/5页)
因为李元曾经刻意地强调过“重生”之事,并在这些年不遗余力地宣传“谢瑜”的地位,所以本是不信的人们在权威的种种加持下,开始相信了。
“天风门祖师”自然也从原本的“大概是假的吧”变成了“应该是了”。
终于,神国的天风派系悄悄组建了一支使团来到云都,拜见祖师。
而这……本就是李元一早给他们留下的“救命稻草”。
困兽若四面围困,那兽就会拼命,可若是给了他们一条路,那他们就会往这条路狂奔。
“天风门祖师谢瑜”,就是李元给神国这困兽的一条路。
他没出兵攻打神国,就没给任何人可乘之机对付他,而如今……兵不刃血、收下一国的时间到了。
云都犹在建宫造殿,起立新皇都。
其中不少人也劝谏过这位前朝元帝,唐朝始皇,说不若先去玉京,待到云都宫殿建好再迁都。
但李元却未曾答应。
他之所以选择在蜀中建都,只因这里乃是曾经的云山道,距离寻找小琞很是方便。
至于北地……他没有大意,可也没太看在眼中。
很快,神国天风派系使团秘密抵达云都。
使团中,自有些传承很深的老者,而真相在见到谢瑜的那一刻便被揭晓,老者们拜倒在地,恭称“老祖”,这便是认可了谢瑜。
随后的事便好办了。
痴于“剑”,另辟蹊径,新晋入超凡的谢瑜成为了神国“天风门派系”以及“神王派系中投降派”的定心柱。
半年后……
神国覆灭,直接纳入了大唐版图。
从始至终,李元都没直接出手,而唐朝折损的士兵,更是连千人都没有。大部分厮杀都是神国内部进行的。
天下重新一统,李元再度封禅。
这一次封禅,他不仅册封了新臣子,还立了唐朝三大国教——光明教,剑门……
第三国教派自是唐门,只不过此时的“唐门”却要避讳“唐朝”的“唐”字,而便称“奇门”。
光明教,自是观想李元。
剑门,奇门则还在努力中……其主自是谢瑜和羽夫人。
李幼宁,这位大唐皇后,虽无天赋,却也拜入了光明教,她为家族牺牲了一切,可却也痴迷于这位强大男子。
只不过,李元不是修行,就是在做事,除却几番塌上冰冷地造人、以留子嗣之外,便是很少再和这位皇后见面。
李幼宁只如追逐着光的影子,永远地在追着那男人的背影。
李元的事情很多。
他要取回北地的门。
他要呼延家付出违约的代价。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单枪匹马攻去北方的念头,而是在不停给北地施压,不停立着“典型”。
北地金帐的游牧民族但凡愿归大周的,他定给与保护;若愿回大周定居的,他则给与诸多福利……
如此,天下皆知,南北大战或成定局,故而不少人纷纷南下。
李元不急不躁,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往北传递着消息。
只不过,他没点破一件事。
拓跋印,这个观想“禹烈”的人,在更换门庭后,他的超凡力量便消失了,显然……背弃“观想之主”的存在,便无法再动用“观想之主”的力量。
李元雪藏了拓跋印,令其学习自己的法门。
却又让穆先生常常出现在外。
天下一统,山河之气何其浓郁。
穆先生便只是李元册封的臣子,也能享用到远超之前的山河之气,修为进度极快。
此消彼长,有穆先生做宣传,幽帐的人终于蠢蠢欲动了。
大家都是重生者,大家想要的都是修炼资源。
如今山河一统,气运乃在南地,他们守着这荒芜又做什么?
呼延家和唐朝有仇,他们又没有。
唐皇驱虎吞狼之策,他们看的清清楚楚。
可这又怎样?唐皇给的……太多了啊……
……
……
转眼,距离李元登基已过五年。
是月,深冬,大雪如刀,刮过荒地那漆黑的幽帐。
群狼负雪,闪着荧绿的眸子,将幽帐里三重外三重地包着。
而包裹的中央,却是个魁梧的、满身是血的男子……
呼延海喘着粗气,站在一众尸体中央,只是他手上却未拿刀。
在他对面,一个裹着兽皮、扎着辫子的男子正被他扣着脖子,高高悬举在半空。
那手与脖子的交触之处正如“洪流过水管”,一起一伏,又好似蟒蛇吞食,而其流动方向正是从那扎辫男子往呼延海。
“你……不是……禹烈……”那扎辫男子用嘶哑的声音喊着,双目死死地盯着呼延海。
“你……不是……”
他眼神越发愤恨,越发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