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第6/9页)
唐二公子和李公子几个闻言便先走了,毕竟没有借口继续留下来。
那些跟五皇子臭味相投、一般贪生怕死的,在离开之后又悄悄折返,继续劝五皇子,知道五皇子担心会被皇帝推出去平息众怒,都不以为然:
“五皇子来此,不过是处理文书,根本不是守城的将领,哪里需要跟此城共存亡了?再说,还需要回京禀报张余年和朱参将通敌叛国呢,此番回去,是理所当然的。”
这话说到五皇子心里去,当即随便收拾了一些随身的物品,便要离开小城。
袁旭虽然是皇帝派过来的,但皇帝只说让他保护五皇子和记下守城事宜,没说过让他帮着守城,再加上天生冷情,谁死谁活都不放在眼内,自然没有那份跟百姓共进退的心,因此也没劝,跟着五皇子就走。
然而一行人走到城门处,无论怎么说,都无法让守城的叶参将放他们出去。
五皇子端出皇子的架势来:“本殿下乃皇子,回京有要事回禀父皇,你敢拦我?”
叶参将不为所动,只礼貌地拱了拱手:“好叫殿下知道,黄副将临睡前下过严令,任何人不得趁夜出城,若定要出城,须拿出黄副将的令牌。”
五皇子一行人好说歹说都没用,威逼利诱也没用,只得一肚子气地回去,思量着翌日再做决定。
第二日一早,黄副将刚点将准备练兵,就听到有人来禀报,京中派了人过来。
黄副将于是让叶参将和萧遥练兵,自己则去见京中来人。
叶参将刷刷刷的耍完一套枪法,让下面的士兵继续练,自己则对萧遥笑道:“恭喜萧千总,想来是京中发来嘉奖了。”
当时人人都道必定城破,连急报都发回去了,不想萧遥力挽狂澜,居然救下小城,于是黄副将欣喜之下马上往京城传讯,这一惊一喜的急报传回去,一定能引起朝野的震动,当然,更能体现出萧遥的功劳,所以皇帝的嘉奖必不会少!
萧遥笑了笑:“我倒希望能多派些兵马来。”多点人马才能守住这座城,才有机会反击。
叶参将听了收起脸上的笑容,点点头,又问道:“迟些,当真在大军面前斩杀张余年和朱参将么?”
萧遥点点头,看向下面一些士兵,嘴上说道:“昨夜发生了那么多事,想必很多士兵多少都会听到风声,经过一夜,甚至开始胡思乱想了,我们得给他们一个交代,同时激励士气。”
叶参将看向下面的士兵,见很多人果然有些无精打采,且目光中带着惊惧,再次点点头,道:“既如此,我先去将张余年和朱参将带过来。”
届时黄副将回来了,正好主持大局。
萧遥跟另外几个参将一起看着士兵训练。
过了一会儿,叶参将刚领着人将张余年和朱参将、沈千总以及几个涉及飞鸽传书的小兵带过来,黄副将也领着一个面白无须的男人走了过来。
萧遥和几个参将连忙上前见礼。
黄副将笑着给介绍萧遥几个,介绍完了,才给萧遥几个介绍面白无须的男人花公公。
花公公含笑看着萧遥,不住地点头:“萧千总不愧是将军府的姑娘,行军打仗自有一套,皇上可是对萧千总赞不绝口呢。”
萧遥马上谦虚两句。
花公公这次过来的主要任务是宣旨,不能说太多别的,因此跟萧遥卖过好,便看向四周,见五皇子并一众京中贵公子已经来到跟前,忙上前见礼,见礼毕,又看向萧遥身后,见张余年被堵住嘴绑着,跟没看见似的,拿出圣旨开始宣旨。
萧遥等忙跪下接旨。
第一道圣旨,是历数张余年和朱参将等人的罪状并撤去几人职务,着押解回京。
张余年即使早有准备,听了圣旨,还是脸色发白。
不过他心里琢磨着戴罪立功,因此即使被绑着手堵着嘴,也还是不住地弯腰颔首表示接旨。
花公公见张余年作揖,而且不住地呜呜呜,似乎有话要说,便面无表情地移开目光,开始拿出第二份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萧遥英勇善战、用兵如神,以几百人马击杀北戎一万余人,并击杀北戎主帅,守住城池,立下不世奇功,特封萧遥为镇北大将军,统帅北军,驻守北地兵营!钦此——”
萧遥连忙上前接旨。
下面林树等萧遥带出来的兵听到萧遥胜任将军,统帅北军,顿时都大声喝彩。
其余士兵听见,想起萧遥的英勇,也忍不住跟着高声喝彩。
一时,城中喝彩声阵阵。
在军营中,一切以军功说话,别的都是虚的。
萧遥作为女子,初来军营,他们心里头意见大着呢,看在前几任萧将军的面上才没说什么,但心里也做好打算,他们能帮便帮一把,可若萧遥是个扶不起来的,到时怎么也不让她在军营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