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辩手鬼才 天幕:啊!这里有蠢人倒贴!……(第5/6页)
“陛……陛下……”
司马光脸色惨白的跪拜了下去。
他想解释,他想找理由:“陛下,臣……”
不过话还未出口,天幕已经帮他将“解释及理由”说了出来——
【司马光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夏国主赵秉常为臣下所囚”,即夏惠宗遭到太后梁氏的幽禁,所以才向我们求救,神宗皇帝兴兵讨伐就是为了给人家赵秉常帮忙。】
【可是神宗皇帝在位期间,主持新政的这帮小人却顺手将人家的土地给占领了!】
【所谓是“此盖止以借口,用为己功,皆为其身谋,非为国计”,这实在太无耻了!】
【所以这些地方得归还给人家西夏,以彰显咱们的大国风范才是。】
【而且为了增强说服力,司马光还搬出了“昔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倔强岭南,汉文帝即位,赦其大罪,遣单使往谕之,佗稽首请服,累世为臣”的例子,认为维护礼制的重要性比什么都重要。】
【泱泱大国就该用礼仪教化周边的蛮夷,让他们心悦诚服。】
听到这里,司马光还在想着——确实该如此啊,难道他说的不对吗?
他不过是遵循孔孟之道,这才是文人该做的事情,怎能——
【可司马光别忘了,西夏国当初是怎么成立的?】
【还有西夏那片土地,那原本就是华夏的地盘!那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是华夏的领土了!】
【大宋将士们浴血拼杀,只是夺回了自己的固有领土,何来侵占之说?!】
【司马光,你还主持编撰《资治通鉴》,你还熟读历史?怕不是读书读傻了,要不就是选择性眼瞎,又或者是仅仅为了抹杀新政派的所有功绩,好彰显旧派的主张吧?】
【你对得起那些为此付出性命的将士吗?!】
【哦,倒是忘了,大宋文官,看不起武将呢,一个躲在后方只会享受的文官,又何曾懂得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呢?】
司马光……
司马光几乎涨红着脸,面皮抽搐,嘴唇颤抖……
不,他不是这样……
他只是为了,只是……司马光嘴唇颤抖着,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而他说不出来,天幕的声音仍在继续——
【司马光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此数寨者,皆孤僻单外,难以应援,田非肥良,不可以耕垦,地非险要,不足以守御,中国得之,徒分屯兵马,坐费刍粮,有久戍远输之累,无拓土辟境之实,此众人所共知也。”】
【翻译过来的大致意思就是——司马光认识占领下来的这几块地方太破了,既不能拿来种地,又不方便防守,而且还要安排兵马在这些地方守卫,简直就是白白浪费粮食。】
【就想问一下,这是个什么逻辑和想法啊?】
【请问自古以来,所得疆域土地,就都是有用的呗?】
【从来没听过还有这种说辞,只见过守不住的领土,可没见过还有嫌弃领土无用的。】
可不是!
刘彻简直也是从未见过还有这种逻辑和想法的存在!
而且谁会嫌领土多啊?!
还有拿他太公汉文帝之事举例?怎么也不看看你宋朝和我大汉之间的差距如何?!
【另外话再说回来,就算是寸草不生之地,不是也可以作为后方的战略缓冲区?】
刘彻听着继续点头:岂不就是这个理,这作用怎会想不到?
这司马光,怎会认为占领来的领土无用的?!
这简直是令人费解!
另一边的秦王宫。
嬴政也是颇为费解。
到手的领土还不想要?这是何道理?
还有……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倔强岭南?
嬴政眯了眯眼,呵了一声。
【结果司马光还说——“中国得之虽无利,敌中失之为害颇多。”】
【也就是说——与其让对方老是惦记着想抢回这些地方,不如我们主动把这几块地方归还给他们。】
【“如此则西人忽被德音,出于意外,虽禽兽木石,亦将感动,况其人类,岂得不鼓舞抃蹈,世世臣服者乎。”】
【司马光,辩手“鬼才”啊。】
【真是个好会自我感动,好有想法的理想主义者呢。】
【你知不知道,你想要还地西夏,换取西夏的感恩戴德,换取两国的和平共处,可西夏,它可是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最初几年,宋夏两国的确免于兵戈相争,但主要原因是西夏在元丰西征的时候被打残了!】
【于是几年过去后,等西夏这边稍微恢复了点元气,就继续开始频频在宋朝边境上搞小动作,制造军事冲突。】
【所以,将士们浴血奋战占领回来的领土,最后不仅被司马光归还回去,甚至还要倒贴岁币送出去!结果到头来,根本就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大概还会让西夏觉得宋朝更加软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