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7/7页)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如何听不出他言语间的讥讽,一旁的许凤洲见他竟然当着自己妹妹的面说话如此难听,心里亦是难受至极,偏偏自己的妹妹同江贵妃一样都是寡妇,且他又没有指名道姓,一时竟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住望向自己的妹妹,生怕她难受。
谁知她却面色淡淡,低垂敛眸,小口小口抿着茶,十分沉得住气。
谢珩何曾被臣子这样当场下过脸面,再加上他这样讥讽自己心爱的女子,如何忍得,正欲发作,突然听到坐在一旁的桃夭道:“既是灾情刻不容缓,不若赈灾的款项先从东宫的私库里出。”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皆愣住。
桃夭见众人皆望向自己,微微红了面颊。
原本说得唾沫四溅的赵尚书把自己的唾沫星子憋了回去,憋了半晌,问:“太子妃可知晓赈灾需要多少钱帛?”
那样一大笔钱帛,可不是闺阁女子扯头花买首饰。
桃夭问道:“劳烦赵尚书说与我听听,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赵尚书故意往高了说,“大约需要帛五十万匹。”
他说完,果然见端坐在上首的女子一脸难色,心道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可做起来就难了。
他正欲说话,就听她问谢珩:“此事妾可做主?”
“自然!”
谢珩望着桃夭,一脸郑重,“宁宁是东宫的女主人,东宫的一切宁宁皆可做主。”
桃夭松了一口气,对赵尚书道:“既是这么大一笔钱从东宫出,我要知晓钱花到何处,赵尚书须得写一份详细的单子给我,毕竟家大业大,少不得要精打细算。赵尚书意下如何?”这样钱帛有了去向,年底查账也好有交代,最主要她在桃源村时,常有官员克扣贪污赈灾的米粮,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有个顾虑。
赵尚书还能如何,有人解了这样大的燃眉之急,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他没想到眼前比着家里最小的孙女大不了两岁的女子,不仅有这样的心胸见解,比他这个尚书还会精打细算,心中不禁多了几分佩服,也为自己方才的想法感觉到脸红,郑重向她行了一礼,真心实意道:“太子妃贤德,乃万民之福。”
一旁的许凤洲与有荣焉,瞬间腰杆子挺直不少,就连裴季泽也没想到桃夭会有这样的眼界,也对她多了一两分敬重。
待三人行礼告退后,桃夭见谢珩正望着自己,道:“三郎这样瞧我做什么?”
该不会是怪她自作主张,没有提前与他商量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