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2页)
她压低声音,凑到时蔓耳边,“反正我觉得春花姐说得对,两条腿的男人,容易找。”
汪冬云弯腰笑起来,眼角眉梢间,也有着久违的自信的光芒。
是时蔓改变了她,教会了她。
她很好,不需要为任何人委屈自己。
……
就这样,想要成为大学生的人们都在各自拼搏着,挥洒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时蔓虽然一学习就犯困,但她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只要想睡觉了,就用冷水冲脸。
刺骨的冰寒能让她迅速清醒,重新扎起头发来看书。
凌振每回都看不下去,问她是否需要这么拼命。
她想也不想地回:“是。”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为许多人措手不及,所以是最好的机会。
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像时蔓这样并不太擅长学习的,必须把握住这最容易的一次高考。
也因为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时蔓对自己下手很狠。
痛苦只是暂时的,但如果能考上大学,学到的知识还有大学生的文凭都是无价的。
在很多青年都没意识到这第一次恢复的高考有多重要,还处于观望态度的时候,时蔓以一己之力影响着周围的亲朋好友。
就这样,埋头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一眨眼,就到了正式高考的这一天。
来自各行各业的考生们步入考场,有些已经人到中年,有些还正意气风发,但都抱着同样的期待和向往。
对于他们而言,这场考试,是一次重要的改变。
即便有些人已经扔下书本很多年,有些则是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就开始边劳动边学习。
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时蔓她们这样优越的复习条件,许多甚至连参考书都买不到一本,只能凭借自己过去的积累,还有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
时蔓捏着印有她照片的准考证进入了简陋的考场。
虽然简陋,但桌椅板凳都被擦得非常干净,排列也特别整齐,这凸显的是对教育极其重视的态度。
时蔓把自己的户口本、准考证等一系列东西拿出来给监考老师检查过后,才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次的高考虽然刚恢复,许多规定都还不完善,但也很严格。
时蔓都被这紧张的气氛弄得有些忐忑。
本来觉得自己学习得还可以,但看到这么多竞争的考生,有些人神情自信,有些人神神叨叨,有些人东张西望,都有各自的气场。
时蔓在桌子后坐直,默默等着发试卷,同时手心里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然而,第一场语文考试的试卷发下来,却让时蔓傻了眼。
这上面的作文题目……和小女孩给她的语文试卷上一模一样!
都是《我的母亲》!
时蔓还练习过,并且将自己写的作文给父亲批改过,最后反复琢磨到满意才停下来。
虽然那作文时蔓没有通篇背诵,但毕竟是自己写的,又付出过许多修改的努力,所以她大致还能记个七七八八,尤其那些好词好句,她都还清楚记得。
所以在其他人还在抓耳挠腮写作文的时候,时蔓已经看上去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一般,连监考的老师都多看了她好几眼。
时蔓很快就将作文写完,然后往下写,可看到成语解释的时候,又吓了一跳。
试卷上的成语,和小女孩给她的那张试卷上的成语,竟然只有一个不是一样的。
时蔓心惊的同时,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竟然是在押题,而且全押对了?
那个小女孩到底是谁?
她怎么会有这些?
高考试卷上的题目已经问不倒时蔓了,她脑海里反而被这些疑问填满。
……
高考如梦似幻地结束,时蔓不用估分,就知道自己保准能考上了。
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简直是在直接保送她上大学。
没想到随手帮助的一个小女孩,竟然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回报。
时蔓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梦境里,简直不可思议。
没多久,大街小巷开始出现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邮递员。
他们穿着绿色的制服,骑着自行车,挎着大包,走街串巷地喊——
“谁谁谁家的,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只要谁家门口能被邮递员喊上这么一嗓子,简直比祖坟冒青烟还令人高兴,光宗耀祖得不得了。
而寒窗苦读,一朝跃龙门的考生们,则更如同身在梦里。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么一个薄薄的信封,里面装着的录取通知书代表着一个人未来的康庄大道。
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从此变得彻底不同了。
无限光明的未来在等着。
而时蔓她们一个个的,也都正翘首以盼地等着,期待见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