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五间店(第3/4页)
而“花时”不是生病,而是来了月信。
“月信”二字从真正的花时嘴里说出来,床上的“花时”脸色更白了,屏幕外的观众只觉热意从脚底板直冲脑门。
这部电影的情节和台词太顶了,这些内容在他们的生活观念里从不敢轻易提及。
然而高能剧情还在继续,“沈大人”教“花时”用月事带,给他打热水。
夜深人静,“花时”疼得辗转难眠,“沈大人”撩开被子,伸手帮“花时”捂肚子,一夜未曾离开。
放映厅里,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片刻后又有些了悟,原来女子信期这般痛苦。
不知不觉还学了些生理知识,女子信期最好不要碰凉水,不要劳累,脾气不好也要体谅。
因为好像真的很疼。
屏幕上,二人用着对方的身体,以完全不同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继续尝试对换回来的方法,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积攒起来。
晋王世子坐在谢旭后面一排,耳背通红一片,眼角余光瞟向身侧的陈宇宁——这家伙太闹腾了。
陈宇宁盯着屏幕,脑子里控制不住地带入这些让人笑得想死的情节,直接将换成女身的“沈香君”带入成一些平日看不惯的人,甚至是惯来司马脸的晋王世子,嘴角快要裂到耳后根。
想出这些情节的人,简直是个奇才!
“月信”事件之后,沈香君和花时之间的气氛变得尴尬,两人开始刻意避开对方。
这时陛下最宠爱的公主在宴会上见到“沈大人”,惊觉如今的“他”好像转性了,不再是根冷冰冰的木头,倒比以往看得顺眼些。
公主的爱重太过沉重,“沈大人”躲了几日,实在承受不住,不得已去找“花时”,求他想想办法。
“花时”双手抱胸,一脸深沉:“你以为我以前为何要那般不近人情?”
为的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家伙倒好,把他形象全毁了,还到处招蜂引蝶,想想就生气。
观众席,翠珠悄悄去看万宝珠的脸色。
万宝珠眸光平静,并不像其他观众被剧情逗得哈哈大笑,但看起来也不像在生气。
“花时”给“沈大人”的建议是扮回原来冷冰冰的模样,令公主厌烦。
“沈大人”思考之后,在某次晚宴找到机会与公主单独说话,恳切而真诚的表明了态度。
公主神伤不已,却也没有死缠烂打。
彼时花时在心里暗暗对沈香君说“对不起”,可能要影响他的仕途了。
花时后来告诉沈香君,这是她第一次被人喜欢,虽是借了他的壳子,也满心欢喜,不想敷衍对待。
沈大人眼神晦暗,久久不语。
万宝珠挑眉,眼中有了些兴味。
这名为“电影”的东西,总是能给她一些惊喜。
有趣,实在是有趣。
剧情逐渐推向高潮,沈香君知晓了花时的过往。
她是个孤儿,父母死于十多年前的一场饥荒。
花时孤身流落,后被山匪追逐,滚落山崖,差点死掉。
昏迷时被人救走,却被培养成了刺客,不到十岁便开始接杀人任务。
而最近几年,朝中动荡不安,加之天灾不断,百姓生活越加困苦。
一日,收养花时的人卷着钱财跑了,留下她和许多培养到一半的流民孩童。
这些孩童原本都会被培养成杀手,杀人或饿死,是一道并不难的选择题。
可他们连这样的选择也失去了。
花时不忍他们走上她走过的路,靠以往积攒的一点人脉,继续接杀手任务,养这群孩童。
而刺杀“沈香君”本是她计划中最后一个刺杀任务,雇主开价很高,足够她带着那群孩童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偏偏被最后一个任务困住,还越陷越深。
花时借着“沈大人”的身份在外行走,也逐渐拼凑出他的身世——一介寒门子弟,父母早亡,自小受尽族中打压,还体弱多病。他不信命,寒窗苦读近十年,一鸣惊人。
此后步步为营,如今只差一步,便是天子近臣。
他的野心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耀门庭,流芳百世。
但凭己身,再难更近一步。
买凶之人,朝中形势,沈香君的仕途,三条线汇聚一起,背后暗藏着官场争权夺利的巨大阴影,与日渐逼近的危机相对应的是二人之间隐晦而热烈的情谊。
剧情到了这里,无人在意他们的相处是否合乎规矩情理,不想探讨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否僭越,只想看二人齐心解决危机,迎来圆满喜人的结局。
-
路遥从休息室出来,嘱托付迟看店,她该去一趟夜光市了。
最新任务太狗了,引进新影片的进度必须拉快。
广播忽然响起,《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首映方才结束。
路遥走到检票口,招呼哭八,想叫他今天下班别着急走,却见这家伙眼泪汪汪,哭得跟小狗一样,“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