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张相布道(第2/3页)
“而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我们这一片赤县神州之地,天子居中,四周尽是诸侯,拱卫天子,这个叫五服制。我不是具体讲这个的,大家伙可以请礼部过来,他们说得肯定更好。”
张希孟继续道:“秦汉以后天下一统,我们看待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居于天下之中,四周山海相隔,尽是蛮夷之地。不过随着蒙古远征,灭国无数,我们知道,在西域之外,还有远大于中原的土地,说我们是天下中心,未免有些不合适了。”
“这些是我们过去的认识,我只是粗略说了下。接下来我想讲的是,我们大明朝,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我们该怎么对待外面,如何看待蛮夷……”
张希孟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阵,让大家伙稍微思忖。
最先有所感悟的不是那些文臣,也不是蓝玉,而是毛贵。
张希孟所讲,正是他一直在钻研的内容,先生还真是看得起自己啊!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天下,我想前些时候,在重新规划均田的时候,已经露出了端倪。就是在我们这片中原大地,在神州上国,奉行均田之策。准许女人读书为官。照顾穷人,大兴教化,让每个人都读书识字。我们法令严明,圣君在朝,贤臣辅佐。虽然在地理上,我们未必是天下的核心,但我们有着最繁荣的文化,有着最高等的文明,有着最博学的子民。在国家治理上面,远远超过其他蛮夷之地。”
“这就是华夏的核心,这个核心区域,向东,向南,都达到了大海。向北要推到荒漠草原,向西,到达西域。笼统点说,也就是汉唐故地,我们祖宗达到的极限。”
“这个核心区域之外,离着最近的一圈,应该是以皇室宗亲,藩王封地为主。这一圈由藩王掌控,他们尽量仿效大明,采取和大明类似的治理方式,在大明之外,形成一圈属地,保护中原之地。”
“在藩王之外,要有一圈总督之地。这一圈主要的特点,我们会派遣总督,安排兵马,互相通商,尽量让他们贴近中原,但是可以准许当地的君王存在,只要接受大明册封,听从大明的旨意,并且愿意接受总督管辖,就可以安享太平。”
“而在这一圈之外,就是需要控制关键节点的地方,比如一些海上的交通要路,我们必须掌握在手里。至于最外一圈,只要能和大明顺畅贸易,不发生冲突即可。”
张希孟娓娓道来,划了一圈又一圈。
很多人是完全听不懂,尤其是花云这种,他屁股来回挪动,左顾右盼,心说划了这么多圈,咱到底是哪一圈的?
不会是在外面的一圈,根本没人管吧?
这时候毛贵轻咳一声,“张先生划分的几个等次,让我也茅塞顿开啊!赤县神州,中原核心。在这里,是我们必须拿出心力,做到最好的地方。均田,教化,不能有半点差错。谁敢违背天条,谁就要掉脑袋!”
“而在次一等,诸位藩王属地,就可以稍微宽松一些,均田之政,不必那么严格。”
花云眼前一亮,就是可以兼并呗?
不过貌似他还不是藩王!
“藩王辖地之外,其实就类似原来的藩属国,原来他们只要向中原纳贡称臣即可,中原王朝不大会干涉他们的事情。但是为了确保这些国家忠于大明,奉行华夏教化,则需要安排总督前往。”
毛贵将目光落到了花云等人的头上,这帮武人总算明白过来,原来是让他们去海外当总督啊!
什么总督,分明是土皇帝啊!
这个好,实在是太好了!
在张希孟看来,任何国家的疆域都是有极限的,就像是蒙古帝国,疆域那么辽阔,但是对不起,即便蒙哥汗在位的时候,西半部疆土也是由拔都掌控的。
等到元朝立国之外,西域之外,就跟大元朝只剩下名义上的关系了。
张希孟规划了这三层,几乎就是大明掌控的极限。
接下来就是一些关键的节点,要掌握在大明手里。
最后针对那些力不能及的地方,只要保证通商,并且能了解他们的情况,也就足够了。
在场众人,靠着毛贵的解释,勉强弄懂了张希孟的意思。
可问题是张相公讲这个干什么啊?
能有什么用?
干脆让我们往外面打就是了,还不是抢到哪里,就是哪里!
张相这次讲的不如以前好,差评!
可就在这堂课刚刚结束,礼部就传出消息,琉球中山国仰慕大明风华,自愿归附,请求上国派遣官民,教化蛮夷。
朱元璋对于这个弹丸小国的请求格外重视……琉球心怀上国,忠心可嘉。仰慕华夏,虽为蛮夷,实则与大明子民无异。
故此派遣总督一人,率领文士,携带书稿,渡海教化,自此之后,琉球为华夏之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