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纪律(第2/3页)

他们那个年纪的武将,出生入死,一身的伤痛,能活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高寿了。

“主公,我原则上赞同您的意思。”张希孟斟酌道。

“原则上?”

“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宏观视角,针对全军整体,确实需要霹雳手段,以坚决的姿态,贯彻军法,严明军纪,实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创造团队最大价值,实现兵将间的生态化反,为主公争霸天下铸就最顽强的纪律长城!”

朱元璋眉头紧皱,越听越皱眉,“你给咱说人话!”

“说人话就是能不能再细节上面,稍微通融一下,比如先明确一些纪律,组织落实,针对初犯,可以稍微网开一面。只有那些怙恶不悛的,再严惩不贷?”

老朱冷哼,“说来说去,不还是要咱留情手软吗?”

“不是手软!”张希孟正色道:“主公,刑罚的要义是让人警醒。因此只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所得高就行了。比如说一个人偷了一只鸡,打他二十板子,打得皮开肉绽,半个月下不了床,就已经足够了。可若是偷了一只鸡,就要砍了他的头,固然惩罚够严厉,但是却削弱了砍头的权威,既然不论大小,什么恶行都会丧命,我就索性肆意妄为,只求不被发现就好。”

“主公以为如何?”

朱元璋沉吟思索良久,缓缓道:“先生这么干,会不会过于放纵,让那些人以为可以侥幸逃脱惩罚,然后肆意妄为啊?”

张希孟道:“主公担心的确实有道理,以当下军中的情况,的确会这样的。说是查清楚,不冤枉好人,但是又有多少查案子的,又能查清楚多少事情……到头来还会让很多恶人逍遥法外,置军法于无物……所以我的想法是专门增加执法力量,在军中设立专门的人员,主要负责宣讲军法。要让士兵清楚,同时呢,还要有执法的,针对违反军法的行为,要尽快处置,在士兵面前,严惩不贷,警示人心,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老朱略微怔了怔,听着不错,但究竟能怎么样,他还拿不准。

“既然如此,就按先生的意思办……不过如果没有效果,咱可是还要过问的,要按照咱的意思办!”

张希孟急忙道:“我也不过是把主公的意思,变成能够落实的方案。我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即便有,我也坚决不同意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张希孟的意思……老朱气得笑了,咱有这么吓人吗?

“行,你放心大胆去办,出了事咱兜着,这总行了吧?”

张希孟如愿以偿,其实相比起勉为其难的领军,他更喜欢整军……强化军纪,组织后勤,培养人才,建立管理体系。这也是他擅长的。

比起一刀一枪,在疆场冲杀拼命,要安稳多了。

因此但老朱渡江之后,张希孟就赶快放弃了水军都督的职位,不管水陆兵马,都归老朱直辖。

而且张希孟在日后修订实录的时候,还特地淡化了这件事,他可从来没有当过都督啊!别乱往咱头上扣帽子!

经过两天的忙碌,张希孟公布了首批的军事纪律。

其中第一条,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这是根本中的根本。

任何一支强军,都要做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要听话,服从命令,克服困难。

负面的例子就不多说了,元军一路惨败,就输在军纪上面。

无论是陆上,还是长江水师,将领没法号令下属,下面的人各怀鬼胎,相互算计,自私自利。

如此的兵马,焉能不败!

在服从命令之外,就是不许扰民,不能抢掠百姓,不能住民宅,就算是百姓的一针一线,也不许碰。

须知道朱家军的根基就在民心,如果失了民心,就什么都荡然无存了。

再有一条,由于连续作战,击溃了相当数量的元军,在战场上,铠甲兵器,马匹辎重,甚至是金银财宝,数量相当多。

任何人也不许私藏,必须上缴,然后按照功劳大小,急需情况,统一分配。

如果谁因为缴获,互相争执,发生了严重情况,乃至伤人,杀人,主犯要处以极刑!

张希孟很明白写了,谁敢乱抢战利品,不服管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这些归结起来,核心还是在于服从命令。

另外张希孟又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诸如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尤其是最后一条,张希孟针对俘虏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首先,针对那些主动归附,并且能够反戈一击,协助破敌的,定义为起义,起义队伍要参照朱家军的标准,即便不符合要求,也要妥善安排,除极个别罪大恶极的,不能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