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起航(第7/8页)
尤其是无法忍受雏鹰二期的一个玩笑。
“米国史?居然还有专门的课程?不是一个星期就能得满分吗?”
好吧,太扎心了。
鲍尔森回米之后,还特意给齐磊打来了电话,告诉他不用担心,就是共和党在搞鬼,执政党这边一切正常,让他不用多想,按照原定计划来米。
其间还表达了他的热切心情,“我迫不及待想要开启我们的旅程,共同打造一个传奇!”
齐磊微微一笑,“放心,原计划不变。”
就这样,齐磊先是一边在学校上了半个月的课,一边做着出国准备,同时也参加了那个事后总结会。
会上,针对江门案的反思,齐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媒体管控的问题。
二,网络实名制的法规建设。
三,守门人制度的研究刻不容缓。
事后,廖凡义他们郁闷了好久,闭门写了一个星期的总结,最后还是不如齐磊,直击重点。
……
九月的校园依旧不见落叶,却有着春的新香。
热火朝天的音乐节,成了北广人的骄傲。
大一新生的俊男靓女抢占了老生的风头,占据了校园话题的主流。
鹏爷整天带着新女朋友招摇过市,买哥依旧思念着远在新疆的白月光。
闯哥和施银萍已经在规划后大学时代的北飘生活。
唯独小董礼,依旧单身,依旧幻想着他的爱情会在某个清晨,某间大教室的某个窗前,砸进他的生活。
后来,鹏爷给他出主意,“实在不行,你网恋一个吧!没事儿,我们不鄙视你。”
董礼,“……”
大伙儿不知道,董礼网恋过,还曾经如火如荼,为了爱情送了不少点卡和游戏道具。
最后……
特么的死人妖!抠脚大汉!
董礼再也不相信网恋了,也把这个秘密深埋在心底。
……
老妈郭丽华给齐磊打电话,说是月底之前来京城看看他。
齐磊一琢磨,“算了,还是我回去看你们吧!”
郭丽华一听,“算你小子识相,敢让你妈去上赶着看你?活拧了?”
齐磊,“……”连亲妈都学会套路了。
“你说你要是想儿子了,就明说呗?绕这么一大圈干啥!”
二十号,齐磊回了一趟尚北,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秋天的寒意,还有……家的温暖。
少言寡欲的老爸,动不动就使用暴力的老妈,运筹帷幄的唐爸,稳如泰山的吴爸。
当然,还有牛气哄哄的老丈人徐文良。
徐文良再也不是那个天天为钱发愁,见人就想拉投资的老丈人了。
阔气的很,预计今年尚北财政收入能达到十个亿。其中光北方快递、莲花集团,还有北方超市这三家就,贡献了八亿半。
而且,这还不是老丈人牛气的主要原因。明年初,座落在龙凤山的农业基因技术研究所的转基因大豆就可以大面积下地了。
就是从孟山都手里抢过来的那个。
研究所在巴西签订了万亩的实验种植合同,前景可观。
前段时间,老秦和农业部的人来视察过,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虽然暂时不在国内试点,不过,这个项目完全可以保证国内的大豆安全,战略意义甚至大于经济意义,上面十分重视。
连带着徐文良这个小小的“县官儿”也风光了起来,几次被省、部单位点名表扬。
在家这段时间,齐磊还去了二中,看了老刘、罗漂亮和汪国臣,老吊车和董副校长。
还催着老刘赶紧要孩子,也老大不小的了,都快三十了。
还威胁老刘,“你抓点紧吧,反正我和徐倩大学一毕业就准备领证了。别到时候,你比我还慢!”
老刘脑仁儿疼,我怎么教了这么个孽畜啊!才几年?就开始没大没小了。
“唉,人心不古啊!早两年,借你几个胆儿你敢吗?”
齐磊嘿嘿嘿的笑,突然学校的大喇叭里,响起《尚北二中的日子》,让齐磊有些恍惚。
二十五号,齐磊才回到京城。
罗西奈特丽特意跑到北广来找他,她想给齐磊做一期专访,可是齐磊拒绝了。
“为什么不做啊?你要相信我的能力,我可以帮你反转舆论。”
罗西是看不下去了。
江门案的热度已经过去,舆论被平息,一部分跟风追热点的吃瓜群众被打脸,不再发表评论。
可是……后世常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然而互联网也是没有记性的。
打一万次脸,吃一万个豆也不嫌腥!
舆论平静过后,不是反思。反思的只是个人,而舆论整体却是又会再次陷入另一个热点的闭环之中,重复着之前的错误与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