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抽背(第3/3页)

另一个考生道:“我倒不想留在京里,我的盘缠是村里乡亲们给我凑的,说我要是能成我们村第一个进士,整个村都是荣耀。我要回去,当了官给我们村办学堂,让我们村出更多进士。”

谢重锦听到这两人对话,还暗暗留心。觉得他们品行端正,若考得不错,可以重用,同时又觉得长黎举国富裕道阻且长,还是有很多小地方的百姓条件艰难。他回来后把听到的这段对话跟陆雪朝讲,陆雪朝说:“那我们就更要努力了。”

前段日子玉京大清洗,正是缺人之际,谢重锦突然就想到了那两个考生。一查他们近况,都在玉京做了官,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被打压得挺惨。

谢重锦指示沈鹤洲给他们调职。其中就有件令人唏嘘的事,当初那个说当官后要回村的人,在留在玉京任职和回家乡当官之间,选择了留在玉京。

真正见过了玉京繁华,见过了天壤之别的差距,他不愿意再回去了。

他依然是个好官,当初资助过他的乡亲,他都将银两十倍奉还。在玉京娶了妻,有了孩子,想给他们更好的环境。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

所以谢重锦在决定让周子琰做秋凌知县时,询问他愿不愿意。

毕竟人非圣贤。

“清疏觉得他会后悔吗?”谢重锦问,“如果他见过玉京,也许会后悔,他还不知道世上有那么繁华的地方。就像我深入民间之前,也不知道世上会有如此贫瘠的地方。”

陆雪朝摇头:“赤子之心,难能可贵,我不能断言。”

他虽能看透人心,有时却也不是看得那么透彻。

如果人人都想留在玉京,繁华的永远只会是玉京,而不是长黎。谢重锦已将玉京官员都换成清正廉明之人,可长黎还是有那么多百姓受贪官污吏迫害。

长黎需要有人留在这些小地方,不愿意的无可厚非,愿意的,值得万谢。

“那这里就交给他了。”谢重锦道,“明日我们去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