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0章(第3/5页)

现在,他们二人的名字则记录在皇室的玉牒上,不管死生。

记录好玉牒后,陆时寒带着沈扶雪去了奉先殿。

奉先殿,自是要祭拜先人,祭拜陆时寒的母后。

两人取过香烛,跪在地上叩首。

沈扶雪知道,陆时寒虽然从未提过唐皇后,但在他心里,一直都记挂着这位亲生母亲。

若不然,陆时寒之前也不会一直与建宁帝有龃龉,他也是因为建宁帝没有护好唐皇后,才会一直与建宁帝生分,一直没有认回身份。

隔着袅袅的香雾,沈扶雪想,母后,您就放心吧,她一定会好好陪着陆时寒的。

沈扶雪想着,忽然一怔。

和陆时寒成亲这么久以来,她从未想起过她的身子。

这段时日过的实在是太幸福了,以至于她几乎都要忘记,她其实是个病人……

就算有太医的诊治,怕是也延长不了几年寿命。

她注定不能陪陆时寒多久。

沈扶雪垂下了眼睫。

娘亲和父亲一直说她迷糊,孩子气,沈扶雪其实也知道,她性子太软了,也太依赖陆时寒了。

不过这样倒也好,她至少想得开。

虽然知道自己没有多少年可活,但她一直没有垂头丧气。

就比如现在,她也没想过放弃,或是沉溺在悲伤中。

沈扶雪是想着,若是她当真岁月不永,那便用剩下的时间,一直陪着陆时寒吧。

陆时寒从蒲团上起身,却发现小娘子微微仰着头,薄薄的日光从窗柩里透进来,照在小娘子的侧脸上。

小娘子的皮肤白的通透,此刻被日光一照,脆弱的像是一张素白的宣纸。

像是随时都会消失一样。

陆时寒莫名想起从前在书画铺子的时候,那次他就觉得小娘子像是会随时离开一样。

现在的感觉,竟和从前一般无二。

陆时寒皱眉:“浓浓,你怎么了?”

沈扶雪回过神,她弯唇笑了一下。

沈扶雪本就是极轻灵极甜的长相,这样笑起来的时候,看到她的人像是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一样。

沈扶雪道:“没什么,夫君,我就是有些饿了。”

今天折腾了大半天,她一直没用膳呢,当真有些饿了。

陆时寒紧皱的眉头松开:“我这就带你回东宫用膳。”

沈扶雪点头:“好呀。”

两人离了奉先殿,沈扶雪在一旁缠着陆时寒,说她要吃什么菜。

陆时寒一边握着小娘子的手,一边道:“不准挑嘴。”

搬到东宫后时日渐长,沈扶雪也逐渐适应了在东宫的日子。

身为太子妃,按理是该时常向皇后和太后请安的。

不过张皇后是个淡薄的性子,平素也不怎么让宫妃请安,沈扶雪这个小辈自然也无需多去。

不过慈宁宫倒是要常去的,毕竟太后一向很喜欢沈扶雪,而且沈扶雪一个人在东宫里待着未免有些无聊,还不如去陪太后,替陆时寒孝敬太后。

除此外,沈扶雪大半时间都在东宫里待着。

其实也有许多外眷和官夫人想要求见沈扶雪,不过这一关在陆时寒那儿就被挡住了。

这些来求见的人,大半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陆时寒惯来心疼沈扶雪,当然不会让沈扶雪掺和这些。

他只希望小娘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娘子。

所以,沈扶雪反倒闲起来了。

这一日,沈扶雪午睡刚醒。

云枝见状上前:“姑娘,您醒了。”

沈扶雪打了个哈欠:“夫君呢?”

“太子还在前面的书房忙着呢。”

沈扶雪抿唇,她原以为陆时寒入主东宫后能轻松些呢,没想到陆时寒反倒越来越忙了。

这几日,陆时寒就经常在东宫召见属官商议事情。

云枝又道:“对了,姑娘,那些大人已经离开了,现在就太子一个人在书房里。”

沈扶雪起身:“那我去书房看看夫君。”

沈扶雪想起了纪氏的那些嘱咐,她对纪氏的嘱咐都是牢记在心里的,毕竟纪氏在侯府当了二十几年的主母,吃过的盐比她吃过的饭都多。

尤其这些日子陆时寒忙的很,沈扶雪便听纪氏的嘱咐,给陆时寒炖一些汤羹补身子。

今天这汤羹就是她亲手炖的。

沈扶雪亲自端汤羹去了书房。

书房里,陆时寒正在处理公务,忽然听到些动静,他抬眼一看,发现是小娘子过来了。

小娘子的脸白里透红,一瞧便知是午歇刚醒。

陆时寒皱眉,“怎么刚睡醒就过来?”

现在不比从前在别院里,从寝殿到书房且有一段距离呢,小娘子要是着凉了怎么办。

沈扶雪把汤盅放在书案上,无奈地道:“夫君,我又不是琉璃做的。”

哪儿就这么易碎。

陆时寒没说话,不过在他心里,小娘子和琉璃做的也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