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6/6页)

——天底下谁会去专门背自己写的东西啊?

所以还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随后就在李白心中才刚刚闪现过如是想法,下一刻便听到杜甫说道:“太白真的不重新考虑一下吗?若是太白觉得麻烦的话,甫可以代太白执笔……其实,说来的话,太白写过的所有诗词文章我都记了下来呢。”

他语气平平常常的说着让人当事人震惊不已的话语。

关于自己一生之中究竟写过多少文章,多少诗词这件事,李白是真的数不清或者说是不曾数过,结果现在他竟然听到杜甫说他全部都能背下来?

随后在杜甫带着些许希冀的目光之下,被这一消息给惊吓的过着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的李白语气小心的试探道:“那……子美你写?”

-

新年结束,孔丘和蔡琰满意的收获到两大本厚厚的新教材。其中数学家三人组编纂的数学书自然不必说,而另外的一本给学生们培养诗词文章审美的语文书其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由李白贡献,或者在这里当被特别感谢的应该是杜甫才对。

……毕竟那一篇篇的诗词文章都是由杜甫一个字一个字的默出来的,而被他写出来的远不止这些被收录在册的内容。因为两个世界终归历史进程不一样,有些涉及到他们世界中的典故的诗词是肯定要挑拣出去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还能够剩下这么厚的一大本啊。

孔丘低眸看了看手中的超厚书籍,想起当初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李白那强行维持淡定自若的慌张模样,心中不由得忽然间就对于他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们同为被那些追星人戴上八千米超厚滤镜的可怜人啊。

而在新年过后,转眼便是迎来新的一年的春耕,同时也是学堂新的学期的开始。之后在学堂学子们望着先生派发下来的两本超厚新教材嚎啕大哭,哀转久绝的哭嚎之中,时间步入四月。

及至四月中旬,从京城消失行踪的端木赐和糜竺依然还没有音讯,但是下面的探子倒是来报了另外一件事。

——京中发生惊变。

农民起义的的一伙势力发展的最大的“义军”打入京城,而京中的两位将军却是无故在“义军”打来之前暴毙,“义军”闯入京中第四日,京城人人自危之际,天子胞弟的南平王带兵进京“救驾”,而在此之后,把持朝政。

而就在嬴月得知这一消息的不久之后,约莫五月初的时候,收到了梁州牧梁川的消息,

——他代表自己及其他各州坐拥一地的“诸侯”,诚邀她一并进京,拨乱反正。若是说的简洁一点,那也就是所谓的,

——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