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徐福面圣(第2/3页)
皇帝迟疑的时候,韩非忽然说了一句,“马服曾有一位方士唤作平。”始皇帝这才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没有再进行对方士的抓捕与屠杀。而此刻因为大学的缘故,百家兴盛,其中怜悯方士的,反对当即政治制度的人也不少,有几个大儒提议,取缔如今的郡县制,重新施行分封制。
这就惹怒了丞相李斯,李斯将他们下狱,韩非再劝谏。韩非尽管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却还是按着律法没有规定上书反对政策就要被抓起来杀死的说法,劝阻李斯。韩非这位从前的王权的坚定支持者,如今却成为了律法的坚定拥护者,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督促律法的施行,以及确保没有人可以违背。
李斯再次上书,要求皇帝烧毁除却秦国史书之外的所有史书,烧毁除却农耕,医疗之外的所有书籍……这却是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暴怒,那就是李斯的同门师弟张苍,张苍是一个爱书的人,读书成魔大概就是指他这样的人,听闻李斯想要烧掉那些书,张苍直接拿起了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上书。
书里的内容是劝说皇帝听从李斯的建议,烧掉那些不实用的书籍,最好从《马服书》开始烧,第一本就烧赵版的《马服书》。
这上书来到皇帝身边,着实将嬴政气得不轻,直接下令捉拿张苍。有大臣韩非,刘季,萧何,赵高,蒙毅等人上书,方才保住了张苍的性命,当然,始皇帝也没有想要杀死张苍,只是看不过张苍这样挑衅的行为,想要给他一个教训,你要劝谏朕,这可以,但是你不能阴阳怪气!!你是儒家又不是阴阳家!你师出荀子又不是师出戈公!
最惊惧的就是李斯了,李斯本来只是想要通过烧熟的方式来消弱其余百家的影响,留下法家书籍,以此减少庙堂里那些烦人的噪音,他也没有想到张苍这个小师弟会背后捅刀子,直接将马服书提出来,李斯被吓得不轻,接练几天都躲在家里,不敢外出,生怕被始皇帝怪罪。
这件事到最后,当然是无疾而终,始皇帝并没有烧书,却是开始下令修书,所谓修书,就是修编天下书籍,找齐那些遗漏的篇章,树立石碑来保存这些经典,这样的行为顿时得到了百家学者们的好感,百家学者们纷纷书写文章,赞扬当今皇帝的德行,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这样的话,可不只是法家和儒生会说。
皇帝看着这些对自己的赞扬,不屑的丢在一旁,脸上的喜色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住。
百家存在的意义,是带动学术竞争,让任何一家都不能沾沾自喜,从而停止探索的脚步,尤其是像墨家这样的学派,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实在可惜,各派都有自己的优势,其中发展最猛的就是杂家马服学派……杂家马服学派开辟了一种“不要脸”的“集百家之长”的学术模式。
无论百家钻研出什么东西来,杂家马服学派都喜欢来掺一脚,打着要吸收他们学术精髓的名义,进行赤裸裸的抄袭,再发扬光大……百家深以为恨,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抄了之后还要进行再创作,不只是单纯的给你抄过来写到自己的书里……百家钻研各自的领域,杂家马服学派却钻研他们的成果……
在短短的时日里,各个学派都拥有了不少的成果,儒家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的雏形,法家在韩非的率领下是更进一步,彻底抛弃了王权,开始走向了法制道路,墨家则是搞出了更多新奇古怪的东西,就连医家,都开始主动的研究疾病,开辟医学领域的发展……杂家马服学派如今的代表人,唤作张良。
这位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学者,据说,他是以前的韩国相张平的儿子,他在齐地修书,以自己的想法重新注释了《马服书》,结果,他被抓进去了,因为私人注释马服书并且传播是重罪,这是秦国律法里所明确规定的。可是,当韩非看到了这本被重新注释的马服书后,顿时惊为天人,即刻将这位从牢狱里带到了咸阳。
韩非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实在不明白,他对老师为什么研究的如此透彻,甚至有些地方比自己还要清晰,韩非将老师的手稿送给了这位年轻人,韩非认为,能继承老师衣钵的人,只有面前这位年轻人。尽管他都没有见过自己的老师,张良在得到这些手稿后,继续钻研,随即,又有人找上门来,却是大臣赵高,令人将一部赵括与吕不韦的言谈经过送给了张良。
张良就安心的钻研,他当初得到了黄石公留下的与武成侯论,从而开始研究其中的道理,研究了很多年,张良完成了对马服书的注释……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着迷,越是研究,他就越是敬佩武成侯,他不只一次的抱着马服书痛哭,直呼“没有人明白啊!”有人说,他是因为没有能当面见到武成侯而哭泣,有人说,他是因为感慨君侯的贤德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