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红巾起义……大幕开启!(第2/5页)

李洛真是有些心疼。曾经这么骄傲的一个女子,如今为了唐国,也屈服于时代,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啊。

李洛搂住崔秀宁,看着她灯光下熠熠生辉的眸子,认真无比地说道:“随缘吧,就生三胎,第四胎不生了。是男是女听天由命。咱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他们带着我们的抗体和基因,和其他孩子不同,肯定能顺利长大。”

崔秀宁在李洛怀里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难得乖巧的嗯了一声,将头埋下来。

第二天上朝议事,果然有一帮官员上了劝进条陈,恳请李洛进位唐王。

领头的正是主管礼曹的史怀谦。此人是最早一批移民,本是浙江籍的秀才,当年是史家村的村长。

“……如今,我唐诸色人丁一百三十万,兵马十八万五千。国库岁收百余万两,而且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君上之功业,足以王之……臣等恳请君上顺应天道,进位唐王,安社稷人心,承炎黄之志……”

史怀谦说完,举笏过顶,然后郑重下拜。随他劝进的官员,也一起下拜。

站在百官最前面的文天祥,郑思肖,林必举三人,面面相觑,却眼观鼻鼻观心的缄默不语。

他们三人一直认为,称王太早,弊大于利。

就说眼下,一旦君上称王,必定要封赏文武。那么,唐国的土地未增一寸,国库里的粮食未增一石,为什么要封赏呢?

要称王,也应该在江南称,总要打下几个城池再说吧?

这个道理,史怀谦不可能不懂,但还是这么干了,那就是存心邀宠,有失公心了。

但是,君上的确有了称王的资格,三人肯定不能反对。事关名器,臣子们只能劝进,不能劝退。

还有一点,三人肯定君上会反对。既然如此,他们还废什么话?

果然,李洛毫不犹豫地说道:“江南一日未复,寡人一日不王。此事,无需再议。”

史怀谦等人见到李洛如此果断的拒绝,也不敢在劝,只能悻悻退下。

李洛干脆利落的搁置了劝进的话题,就提到这次朝议的主要议题。

“我唐征元起兵在即,为了统一调度,便于事权,寡人决定组建征元大都督幕府,先做好准备。文先生,你先说说军师府的方案吧。”李洛缓缓说道。

文天祥早就和李洛商量过此事,闻言出列说道:“君上明见,的确要组建征元幕府了。微臣以为,征元事关重大,应由君上亲任征元大都督,再根据既定军略,委任方面之将,统合兵马。还要委任专人转运粮草军械,安靖地方……”

这些话当然是说给其他官员听得。

李洛当即下令,自任征元大都督,以文天祥为军师,林必举为辎重转运使,郑思肖为江南等地安靖使……

又组建营,陆师以四旅为一营(唐军是营比旅大),共编为五个营。营指挥长官,称为营督,监军官称为司营监理。两个主官之下,再设参谋使,之下再设副营督,司营副监,军律使,辎重使等。

如此一来,一个营达到两万人,可以作为战略单位,担任方面作战任务了。

不过,骑兵和火器兵,仍然以旅为单位,陌刀队也是独立的。

五个步军营,各自配备五千重步兵,以及弩机兵,弓箭手,长枪兵等。

而骑兵和火器营,则是灵活配置各营使用。

五个营的军号,除了李洛的禁军营之外,其他四营以四象命名,分别为青龙营,白虎营,朱雀营,玄武营。

接下来,就是任命各营将领,令他们整合训练。

最后,将三万多水师编为长江舰队,制海舰队,运输舰队,守土舰队四支。

李洛还没忘记下诏,在他率领幕府离开海东后,以世子李征为监国,以崔秀宁为摄政,以崔牧代理上卿。

正月初四,李洛去已经开办一年的陆师学堂,亲自为第二批三百名陆师军官生授刀,再授予武士身份,全部分配到军中为队正级别武官。

这些学生入学前本来就是军中什长,学习半年后,已经完全有资格担任队正。

唐军基层军官素养很不低,数量也够多。但中高级将领却很少。李洛看来看去,无非是杨序,虎古,朱颔人,加上耶律忠节等三个降将,也不到二十人。

安排完了这一切,李洛就准备离开海东去鄂州,处理完偷运兵马和军器的事宜。

……

正月初五,李洛就在崔秀宁的担忧中离开海东,正月十四,终于再次回到鄂州。

李洛回到鄂州,平南大将军张弘范已经抽调八万湖广精兵,南下广州路镇压赵良钤。这使得湖广元军的数量下降到十万以下。

算是个好消息。

当天晚上,李洛又故意将最新的湖广元军布防,兵力,粮草等重要军事机密,泄露给回到他身边潜入的大佛女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