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联邦政府的反击(第3/4页)
斯蒂芬正是匈牙利独立战争失败后的漏网之鱼,因为当时出访奥斯曼帝国寻求帮助,躲过了维也纳政府的清算。
高层都挂掉了,他这样的革命党中层就成为了领导人。后面奥斯曼帝国怂了,不敢继续支持他们,被迫流亡到了美国。
经过了岁月的熏陶,曾经的热血青年斯蒂芬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作为匈牙利革命党的首脑,他已经变成了一名政客。
斯蒂芬不慌不忙的解释道:“亚雷斯特先生,匈牙利独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当年科苏特先生,就是因为太急躁了,才会失败的。
现在奥地利人的实力依旧强大,大革命过后匈牙利更是被一分为七,维也纳政府利用了匈牙利国内的少数民族制衡,我们现在发动起义很难取得成功。”
亚雷斯特冷笑道:“我也知道科苏特那个蠢货为什么失败,可是你们退而求其次也不行么?
就算是不能完全独立,在新神圣罗马帝国中取得一个邦国席位,这也做不到?实在是不行,取得自治的行省地位也是一个胜利啊!
你们都不需要武装起义,只是发动民众走上街游行示威,给维也纳政府施加舆论压力,他们早晚都会妥协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匈牙利民族在美国的影响力几乎为零,不能给他提供助力。作为一名成功的资本家,亚雷斯特的节操自然不高。
为了更好的发展,他选择了和联邦政府合作,充当操纵匈牙利独立组织的黑手。
从他对科苏特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匈牙利独立组织不存在任何尊重。完全是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在发号施令。
至于匈牙利能不能独立,这关他什么事?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亚雷斯特宁愿匈牙利一直不能独立,他才能够继续保住现在的独特地位。
现在出的这些注意,都只是为了在奥地利制造混乱。维也纳政府会不会妥协,这并不重要,只要匈牙利独立组织搞出了动静,他就可以给联邦政府交差了。
相处了这么久,斯蒂芬自然也摸清楚了亚雷斯特的本性,双方都是在相互利用。
人都是需要生活的,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包括斯蒂芬在内,很多匈牙利独立组织成员都在美国有了产业。他们打理自己产业所花费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对独立组织的投入。
至于匈牙利独立的伟业,自然是交给中二少年去完成了,难不成还想要这帮老家伙冲锋陷阵不成?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奥地利登记在策的匈牙利人,只剩下了二十多万,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选择性的更换了民族。或许在过几十年后,这个民族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些情况,众人是一清二楚的。人都没有了,还独立个鬼。匈牙利地区的年轻一代,很多人都不知道匈牙利民族。
说白了,匈牙利民族出现的时间不过几十年,如果不发生意外,他们的“民族之父”还活着。
在此之前,大家根本就没有匈牙利民族这个概念。这也是很多匈牙利民众接受奥地利族的原因,根本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他们是属于匈牙利族的。
现在都有人提出把匈牙利独立组织改名为奥地利革命党,只不过遭到了老一辈的反对,这意味着对他们的努力全盘否定。
斯蒂芬想了想说:“亚雷斯特先生,现在冒然改变斗争方式,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还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在此之前,匈牙利独立组织只有两个业务,发展秘密党员和搞刺杀。
组织民众的事情不是没有干过,只不过结局通常都比较悲剧。人多嘴杂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往往在串联的过程中,就不知道被谁给举报了。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他们闹独立,绝大部分匈牙利地区民众对目前的生活还满意,没有革命的意愿。
经历过大革命的老一辈,更是把他们视作洪水猛兽。独立组织在匈牙利地区活动的时候,根本就不敢提独立的事。
搞事情那是为了获取经费,如果美国金主停止资助,要不了几年这个组织就解散了。
事实上,历史上这个独立组织就是半途夭折的,后面领导匈牙利独立的和他们没有半点儿关系。
亚雷斯特故作报怨道:“知道了,我要先看到成果。你们这样消极怠工,会消磨民众对你们的耐心。
现在组织民众捐款都不容易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匈牙利同胞都不移民美国了。”
独立组织众人脸色一沉,这才是最关键的。没有匈牙利人移民美国,也意味着他们组织难以吸收到新鲜血液。
这也意味着他们对美国政府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如果有一天他们完全丧失了价值,搞不好联邦政府会和维也纳妥协,直接卖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