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4页)
他说着,语气亦是微微哽咽,“我们的女儿,命太苦了……”
他说到此处,反倒戳到了豆娘心里。
是啊,他们做父母的都欠了宝婳太多了……
她轻声道:“好吧,这毕竟也是你欠她的。”
她接了过来。
宋朝生顿时松了口气,见豆娘要关门,赶忙又拦着问了一句,“豆娘……”
“你真的不能原谅我了吗?”
豆娘神色平静地同他道:“不可能了,生哥,愿你余生都好。”
宋朝生笑得比哭都难看,他终于松开了手,面前那扇门便没有一丝转圜的余地阖上了。
黑漆漆的巷子里,只有彻骨的冷。
“老爷,回去吧。”
宋朝生身后一个老仆劝道。
宋朝生点了点头,转身往外走去。
愿他余生都好么?
他知道……他这辈子再也好不了了。
临到要出嫁的前夜。
豆娘才将一个盒子给了宝婳。
“这十三家铺子等到日后,母亲再带你去看一看,你先放在身上吧。”
宝婳迟疑,她想叫豆娘自己留着。
豆娘却说:“收下吧,这是我和你父亲亏欠你的。”
她说着,却又拿出了另一样东西来给宝婳。
宝婳见是一封信,正要打开,豆娘却叫她别拆。
“这是一封休书。”
宝婳诧异得很。
“那梅二公子也算是说话算数了……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忽然松口答应下来了。”
豆娘说:“日后你若不想同他过了,这封休书便是你的退路,你要记住,母亲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豆娘才不会管外面那些闲言碎语。
她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样。
宝婳不是没见过其他的父母亲是怎么对孩子的,有些人家即便不是用女儿换彩礼钱,也是巴不得女儿能吃苦耐劳,抗下所有的委屈,生怕女儿惹夫家生气,丢尽娘家人的脸面……
可不管是她不清白了还是知道她怀了孩子,豆娘都包容着她,从未责过她一句。
宝婳忍不住泪目,“母亲,你为我考虑了那么多事情……”
豆娘见她又要哭,笑着将她揽怀里来,让她哭个痛快。
“都说了,这是当母亲应该做的……”
这个傻孩子总是很容易就满足。
她甚至也从来没有责怪过她的父母……豆娘只觉得自己能为她做的事情都太过于微薄,她却仍是感动得不行。
这天晚上母女俩又说了很多话。
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宝婳便再顾不得任何感伤的事情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中。
大清早上,外面鞭炮噼里啪啦地响,宝婳换上新嫁娘的喜服,盖上了红盖头,还有些恍惚。
耳边嗡嗡的声音,全都是街巷里凑热闹的人。
她们真的太吵了……就连大着肚子的刘家媳妇都嚷嚷着让宝婳嫁过去后要多生儿子。
“新娘子上花轿咯!”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宝婳愈发紧张起来,一个喜婆过来,笑着叫宝婳到她背上去,叮嘱宝婳千万别脚落地上。
宝婳小心翼翼地爬到对方背上,就瞧见不知道哪家的孩子笑嘻嘻地凑到她头巾底下偷看她。
“新娘子好漂亮啊……”
“她的脸跟猴屁股一样红!”
“哈哈哈哈……”
众人哄笑一团。
宝婳又羞又恼,气那小孩嘴坏,但又想今天可是她的大好日子,赶忙松了眉心。
出了家门去,外面仍然很吵,那些孩子又一路跟着轿子后面,嬉嬉笑笑。
一直到了宣国公府,宝婳终于碰到了梅襄,被他的一只手轻轻牵起。
门口的鞭炮声又开始噼里啪啦地作响,炸的宝婳耳朵有些发疼。
然后牵着她手的人忽然捏了捏她,用着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唤了她一声“婳婳”。
宝婳愣了愣,下意识答了他一声,答完之后,才发觉他们这样很奇怪。
然后她就听到梅襄轻笑了一声,这才松开了手。
宝婳心底微微羞涩。
都不知道二爷脑袋里想着什么呢,他还怕她这会儿能被人掉包了不成……
行完三拜之礼,送入洞房,撒喜帐,揭盖头,合卺酒,唱祝词,宝婳晕陶陶地跟着流程走,紧张到连二爷都不敢多看一眼,生怕旁人笑话她。
入夜开席,宾主欢愉,到了这个环节,宝婳才得以松懈下来。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下来,宝婳屋里的下人帮宝婳卸了妆又伺候宝婳沐浴过了。
宝婳便换了身衣裳坐在凳子上等着梅襄回来。
她困得不行。
可今晚上是洞房花烛夜,二爷没来之前,她可不能睡着。
宝婳凝着桌上那对喜烛,又想起杏枝打听来的事情……杏枝说,这对喜烛要彻夜长燃,中间也不能熄了,这才能博个好兆头。
宝婳便盯着那双喜烛,盯着盯着,两只眼睛又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