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应祥县城(第3/4页)
“但是咱们现在的形势又不一样了。咱们已经知道了,六县的局面是安定的,而且全都在三皇子的封地,三皇子呢,又算是被咱们抱上的金大腿。咱们只要不作妖,不树大招风,我想一般的发展,还是不会招人眼的。”
“所以咱趁着年景还没发展起来,买下一些奴仆当劳动力,是完全可行的。”
“古代的大户为啥不怕奴仆不忠?有了卖身契,那就是掌握着对方的生死!”
“咱们在应祥县建的矿场,买下的工人就只叫他们开矿,当然了,肯定不能跟刘土豪一样,剥削太黑,反而鸡飞蛋打,咱们肯定要实行965,包吃饱穿暖,子女上学。这个福利,在这会儿绝对是最高的,正常情况下,他们肯定不会有异心。再说,咱们得把矿场跟朝圩村完全隔离开啊,最多也就是卫星村跟矿场有联系吧,外地的田庄也照着这个来办,这样,田庄,矿场接触到的核心几乎没有,也就没啥可泄密的,最坏的情况就是泄露一点采矿的技术,制糖的窍门罢了。”
司娓娓听着点点头,“嗯,听着的确可行。”
王大军也表示赞同,“这个法子是比卫星村的模式快多了。”
崔小强笑嘻嘻地,“你们不是没想到这个法子,就是有顾虑呗……社会主义一下子变成了封建主义,确实挺难接受的。但是咱们要明白,干什么都得循序渐进的。就算咱们要搞小农庄式的田园社会主义,也得先有人有资本不是?自上而下,从社会主义变成封建主义很难,但从封建主义变成社会主义可简单多啦!”
回到村子,司娓娓叫上朝圩村的几个人开了个简短的会,定下了要买农庄和矿山的方案。
眼下矿山的需求比较紧急,就先去买矿山。
这次司娓娓出村的时候,就带了一个年轻小伙,杨添才。
杨添才是杨二爷爷的远房侄孙子,杨二爷爷开铁匠铺,从一个坐等养老金发放的闲散孤老头,一下子变成了村里很重要的铁匠铺的负责人,老汉一下子就抖起来了。
村里派去跟他做学徒的几个年轻人,老汉还要挑捡一番,觉得合格有材料了才肯收下。
这个杨添才就是杨二爷爷比较满意的徒弟之一。
因为村子里的金属材料严重不足,限制了村子的发展,所以司娓娓早就有去外头买矿的打算,平时就让几个年轻人在学习着这方面的资料。
而关于采矿的资料,朝圩村肯定是不缺的,武三舅在采矿这方面的技术,绝对是综合全方位的。探矿的技术有,小作坊的生产技术有,高度智能机械化的也有。
武三舅那边,甚至还开发出了检测矿产的app,直接传送过来。
现如今,司娓娓和杨添才的手机上,就都装着这个app。
只不过手机电量有限,他们平时,除非碰到紧急情况,不然是绝对不开的。
年前卖羊毛衫还有土豆,卫星村就挣了一大笔。
后来赵小二为三皇子种土豆大获成功,三皇子派人送赵小二回来的时候,就送了一马车的赏赐,还有个大活人莲香。
但其实最值钱的,还是一盘子金子。
这金子足足有五十两,折合银子五百两,又是一笔大钱。
当初村民出村的时候就有约定,如果是单纯个人挣到的钱,个人可以得三,集体得七。
这样赵小二能得一百五十两,而村里能得三百五十两。
但赵小二对银子没什么概念,留了五十两做零花,其余的全都上交村里。
司娓娓做主,给他兑换成工分。
这样村里能动用的现银就一千多两。
据王大军打听得来的消息,在应祥县买个荒山,也就用不了二十两银子。
买一个壮劳力,大概是十两左右,若放在半年前,因为逃荒的人多,这个价才五两。
这样,买下十来口人,外带一座荒山,再加上初期建设的投入,应该足够了。
这次去买矿山,就由司娓娓带队。
队员就是崔小强,杨添才。
上路的时候,卫星村这边给准备了不少东西。
主要都是吃的干粮零嘴,调料粮食和灶具。
至于衣物和被子什么的,三人各自都带的有行李。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身份文件,卫星村村长给作保的本村村民的文书。
由此可见,朝圩村当初的决定多么正确了。
而不懂古代国情的歪国仁,没有古代身份证,不是在这个村子栽跟头,也会在那个村子栽跟着。
应祥县。
虽然同为三皇子封地,应祥县并没遭灾,县城也就没被破坏过,不管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百姓,哪怕日子过得穷些,好歹不用抛家舍业地去逃荒。
就算去年夏,三皇子派兵将县里的豪强王家给一锅端了,那王家上下,除了几个娃娃,都做了刀下之鬼,而依附于王家的那些官吏和小乡绅,也都各有各有倒霉法……但平民百姓只有拍手叫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