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第2/6页)
这种纯粹而又绝对的造物,它带给我、带给任何一个“凡人”的,没有愉悦,只是恐惧。
终于,合成人的心理自律系统监测到了我的恐慌,强迫着我迅速冷静了下来,甚至开始用一点点残存的“理性”,去思考这整个构造体的本质。
它毫无疑问超出了当代的建筑学太多太多,即便是最大规模的星桥,在它面前亦是不值一提的沙雕城堡,因此去思考它的建造方式毫无意义。不,不只是它本身的建造难度,仅仅是“建筑工具”就令人完全无法想象,更不要说材料——能够维持如此巨大结构稳定一亿年的材料,比通常的西帝人建材肯定还要强出许多倍,如果整个空间的外围同样也被某种固态物体所包裹,那么这层材质本身的质量和体积就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数字,制造这么一个东西所要消耗的成本,怕是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了。
更值得怀疑的,是它的位置——标的7是一颗接近银河系边缘的普通行星,本身并无任何特别之处,而眼前的这个空间,显然并不存在于行星的本体之上,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于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之中。而如果我的这个判断属实,那么讨论它的什么建造方法和建筑材料都是庸人自扰,能够去揣测的,就只剩下“它的目的”这一个问题了。
“边境”——我想到了之前不断看到的这个词语。如果这是一个“边境”,一个需要守护的“边境”,那么西帝人到底在惧怕什么?哪里是边境之内,哪里又是边境之外?
还是说,“边境”只是一个地点的代称?我正站着的这个地方,就是“边境”?既不是内也不是外,而是“边境之上”?
“霍卡?霍卡!你怎么了啊?看!那边!”尼雅的连声呼喊终于使我那热得发烫的逻辑模块有机会冷却下来,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在前方“长桥”那光滑无垢的路面上,确实摆放了一个相当醒目,而又明显与这里格格不入的小东西。
穿越区区两百米宽的平台,竟然比预想中要困难,这个“沙漏”里的重力系数与遗迹内有着明显差别,时大时小,不甚稳定。从“沙漏”两边,似乎还有一阵阵的阴风流出,对穿着动力装甲的尼雅来说这可能不是大问题,但对于只穿着单薄防护服又失去了一条胳膊的我而言,要保持平衡就有些吃力了。
来到那个可疑物跟前,我们发现它是一面盾牌。
兰兆公司的产品总是如此特立独行,明明是军用装备,却设计得犹如玩具一样华丽繁复,比如这面卖点是自带正电子能量壁垒的“极光女神”,非要喷上贵族家纹式的诡怪图案,边角上也设计了相当花哨的支架与附件,看起来更像是展示用的工艺品而非兵器。
盾面上有些脏,一道道的黑痕说明它并不是刚出厂的新货,相反,它被人使用过——而且是以设计时的初衷那样被人使用过。
“是重原子核的残迹。”我将盾牌轻轻支起,“应该是挡下了突击步枪射击。”
挂点和握把的样式都十分特别,明显比人类用的通常款“极光女神”要细小得多。根据常识,这绝对是一面为克露露人量身定做的盾牌,但老陈科考队的9个人里,绝对没有任何克露露人的记录,而驻扎在标的7的空降兵是公司的直属精锐部队,都是清一色的人类,也不会有异族。
难道是枭12以前的同伴?莫非一直在向我们隐瞒着什么?他不久之前还找到过一个属于德美尔女性的化妆盒来着。
无论如何,冥冥之中,我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虽然并不一定是好事。
“最后一个使用者是,”尼雅轻轻摸了摸盾牌的表面,“盖伦?”
“怎么可能?你看这盾的握把明显是——”我欲言又止,因为注意到了盾牌的简易记录仪上,竟然确实留下了盖伦的名字。
而且不只是文字上的使用信息,盖伦似乎还特意留下了一段名为“致你们”的录音。
“奇怪,”在我按下播放键之前,尼雅忽然有些不安地道,“我没有关于这段录音的记忆……我是说,‘预感’。”
我当然懂她是什么意思,所以有些犹豫地缩回了手。
两三步开外,便是那没有围栏保护的长桥边缘,寒冷刺骨的风从下方扑面而来,再往下便是无尽虚空。我纠结了几秒,总觉得在这里打开录音会有点不安全,便拖着盾牌向桥中心撤了几步。
“呵……嗯……”首先响起来的,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哼,瞧这些狡猾的克露露人,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你们的世界对他们会有如此之大的偏见。不过无所谓,时间刚好还够,足够让我,也是整个西帝文明,完成这最后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