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杀害希特勒的尝试(第14/34页)
进了钢骨水泥的地下室之后,谈话又继续进行。这时,隆美尔坚持要谈一谈政治问题。
(斯派达尔说)他预言,德军在诺曼底的防线将要崩溃,盟军突入德境是难以阻止的——他对俄国方面的防线能否守住也表示怀疑。他指出德国在政治上的完全孤立地位——他最后——竭力主张结束战争。
在隆美尔说话的时候,希特勒打断了他好几次,最后索性不让他说下去:「你不用为战争的未来发展操心,还是为你自己受到进攻的防线操操心吧。」不论在军事方面还是政治方面,这两个陆军元帅的意见都没有得到什么结果,约德尔将军后来在纽伦堡回忆说,「希特勒对他们的警告根本不加注意」。最后,两位将军请求这位最高统帅至少到隆美尔的B集团军总部去一次,同几个战地指挥官谈一谈他们在诺曼底的作战情况。希特勒勉强同意,日期定在两天之后,即六月十九日。
但结果他并没有去。六月十七日下午,两个陆军元帅从马吉伐尔走后不久,一个向伦敦发射的V-一飞弹,因机件失灵,转过头来,掉在元首地下避弹所上面。没有人炸死,甚至连受伤的人都没有,但是希特勒却吓坏了,他立刻动身向比较安全的地方转移,马不停蹄地一直奔进伯希特斯加登的山里。
在那里又接到更坏的消息。六月二十日,期待已久的俄军攻势在中路开始了。攻势十分猛烈,希特勒集中了最精锐部队的德军中央集团军几天之内被完全击溃,防线被撕了一个很大的缺口,通往波兰的道路被打开了。七月四日,俄国人越过了一九三九年波兰东部边境,向东普鲁士推进。最高统帅部迅速调集所有可用的后备部队,赶去保卫祖国本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还是第一次。这使西线德军更加陷于无可挽救的命运,因为从现在起,他们不可能再指望得到任何为数较大的增援部队了。
六月二十九日,伦斯德和隆美尔再一次吁请希特勒面对东线和西线的现实,趁很大一部分德军部队还存在的时候,设法结束战争。这次会议是在上萨尔斯堡举行的。在会上,最高统帅对两个陆军元帅冷若冰霜,干脆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然后就来了长篇大论的独白,说他将用新的「奇迹般的武器」赢得战争。斯派达尔后来说,希特勒的谈话「越说越远,越说越离奇,最后不知说到哪里去了」。
两天之后,冯。克鲁格陆军元帅代替伦斯德任西线总司令。七月十五日,隆美尔写了一封长信给希特勒,用陆军电传打字机发出。他在信上写道,「部队正在各地英勇作战,但是这场寡不敌众的斗争即将结束」。他用亲笔写了一段附言:
我必须请求您毫不迟延地作出恰当的结论。我作为集团军的司令官,感到有责任清楚他说明这一点。
隆美尔当时对斯派达尔说:「我已经给了他最后的机会。如果他不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就要行动。」
两天之后,七月十七日下午,隆美尔在从诺曼底前线返回总部途中,他的军官轿车受到低飞的盟军战斗机的扫射,他身受重伤,当初以为活不过当天。这对密谋分子是个不幸,因为隆美尔这时已经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要在以后几天里,尽他的力量推翻希特勒对德国的统治,尽管他仍然反对暗杀希特勒。斯派达尔说他敢保证隆美尔确已下了决心。事实证明,陆军军官中间极其缺少隆美尔的魄力和勇气。而这些陆军军官,当东西两线德军在一九四四年七月都告崩溃的时候,好不容易终于要想打倒希特勒和国社党了。斯派达尔说,密谋分子「痛感自己失去了力量的支柱」。
四 最后关头的密谋活动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使柏林的密谋分子陷于极大的混乱。如前所述,施道芬堡并不认为盟军会在一九四四年登陆,即使登陆,成败的可能性也各居一半。他似乎希望登陆失败,因为美英政府在受到这样一次流血牺牲、代价重大的挫折之后,会更愿意在西线同他的反纳粹新政府议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政府就可以取得更好的议和条件。
形势显示进攻已经成功,德国已经遭受又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在东线也有即将遭受一次新的失败之势。这个时候,施道芬堡、贝克和戈台勒就开始考虑继续执行他们的计划还有没有用处。如果他们成功,他们只会受到促成最后的灾难的谴责。虽然他们明白这种灾难现在已经不可避免,但德国人民群众一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贝克的最后结论是,虽然反纳粹的起事成功,现在也不能使德国免遭敌人的占领,但至少可使战事结束,使祖国不再流血和受到摧毁。现在议和还可以防止俄国人打进德国和使它布尔什维化。议和还可以向全世界表明,除了纳粹德国以外,还有「另一个德国」。而且——谁知道呢?——说不定至少是西方盟国,会对被征服的德国不至于过分苛刻,尽管它们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戈台勒同意这种看法,他对西方民主国家甚至还寄予更大的希望。他说,他知道丘吉尔多么害怕「俄国的全面胜利」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