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计划再次得逞(第2/3页)

记者阿贾南仍然在激昂地向全世界宣告印度的反击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徐景哲停下手上的活儿,慢慢抬起头,从老花眼镜上面看着对面的一名军官。

“听见他刚才说,他看到了第2装甲旅旅部的车辆了吗?你们不是一下午都监听不到呼号?”

“是的,我们可以立即确定他的电话位置,调整火力重点。”

军官说完,立即起身离开,他必须立即联系火箭炮旅,将一些备用的,准备投入第二轮打击的火力加强到敌人指挥部头上。

中国无人机一如既往地继续监视敌人的冒进,完全不顾及损失,飞行高度不高的中型无人机在战场上空的平均生存时间,不过几分钟,这是斯潘加加强机械化部队随行防空火力后的成效,但是15000米以上空域中的大型无人机,则可以很好地生存下来。敌军越是向东推进,远在安巴拉的S300系统就越无力对抗高空目标。而高空无人机很好地空中观察到那些防空管制不利,灯火通明的部队很快聚集在了一起,随后挤在了向西而去的每条公路,轮式战车上了公路,而坦克则在两侧农田里行驶,形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队列虽然有些混乱,却没有堵塞在一起无法行动的情况,可见斯潘加加强国夜间追击的科目训练。

在一部机动部署的山毛榉监视雷达的支撑下,整支进攻部队有恃无恐,在其周围还探测到一些靠前部署的近程防空系统,其中有在本次战争中表现优异的道尔m1,和表现平平的铠甲S1系统。另外就是时常腾空而起的肩扛式导弹,让小型无人机在这么密集的火网中求存,实在是勉为其难。

喜马拉雅山上的毁灭之火正在降临中,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远的一次火箭炮攻击,较之之前在阿萨姆的那一次,直线距离280公里,消灭印军一个营的牛刀小试,要远100公里;在规模上更是相差甚远。

在如此远的飞行距离上控制横向圆概率误差,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印度军队冗长的行军队形,与覆盖区域形状高度地吻合起来。

另外数千米高度差的优势,带给中国炮兵的并非只有射程上的优势,本次攻击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中段修正技术,部署在雪山上的雷达一直监视着所有这些火箭弹,随时根据其位置和姿态信息,利用燃气控制系统对其弹道进行修正,通常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初始段,但是随着雷达自身视野的增加,炮兵对火箭弹的控制距离也被向推向了极致。火箭覆盖范围的精度控制,差不多能掐头去尾,罩住中央扭曲移动的密集车队。

正在做战地报道的战地新闻主任阿贾南突然听到了爆炸声,不过距离很远,差不多有一公里,旁边的司机很淡定的告诉他,凭他的经验,那只是敌人的122毫米榴弹炮。随后阿贾南听到了更多的炮击,他可以看到这些跑弹是从西面的山丘后面飞来的,并且每次的落点都越来越近,他有些奇怪既然敌人已经奔溃为何还能聚集火力进行反击?

“我必须告诉你们,看来敌人还没有完全屈服,他们仍然在用炮火反击。不过看得出他们的炮打的很仓促。对我军丝毫没有造成威胁。”主任突然注意到,正北方的天际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云层正在泛红,如同喷薄的太阳要从喜马拉雅山颠跃起一样,这是奇怪的体验,因为太阳不会从那个方向升起,只有见到过的人,才能在那一刻觉察到其中的诡异。

火箭弹劈头盖脑地从天上落下,立即形成了一片火海,将行进中的车队覆盖到,最先到达的是燃烧子母弹和破片杀伤弹,这些弹药可以杀伤暴露在装甲车外部的人员,随后落下的是足够消灭车辆内部人员的云爆弹;而具备智能寻的能力的末敏弹仍然飘在空中,搜索着目标。

林淮生这边也开始集中火力向敌人展开反击,他之前没有投入所有火力,就是让对手产生对手正在溃败的虚假感觉,事实上巴基斯坦第6装甲师还真的一度陷入恐慌,仓皇向后面撤退,一路丢掉了很多装备,绝对不是什么佯装后退的样子。

正在焦急等待卫星连线的不少观众,都听到了连续的爆炸声,但是无法等到阿贾南的声音,随后什么声音都没有了,现场的主持人开始猜测记者遭到了不测,这将在中国军队伤害记者的不良记录上增加一笔,但是又有嘉宾表示,企图利用无力消灭不同声音的做法,永远不可能得逞。

几枚携带电磁脉冲弹的,毫不起眼的巡航导弹,在敌人车队集群附近爆炸,它们尽可能精确地控制时间,在末敏弹完成袭击后,最后登场,否则就有可能会破坏这些精确弹药的电路。

这些曾经神秘的,地位不明的弹药,已经不止一次地在战场上运用;由于在追杀洛桑的核弹时,使用该弹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当时的世界媒体还没有被有组织地运用起来,齐声挞伐这种武器,中国军队趁机将其运用战场拓展,并抢先将其公开定义为非杀伤性弹药;如果不是担心损伤己方装备,这种武器运用的场合还会更广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