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质问(第2/4页)

所以孔彦缙一行并不是犯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抵达京城就好了。

孔府自己也是有船的,停在了济宁运河边。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再次多留一日,明日见了孔公道他们两家,再启程南下。

他们孔家自古以来,就不局限于山东一地,前些年,更是有一分支在朝鲜王的邀请下,迁徙到了朝鲜落地生根。

所以孔公道他们两家被发配到北海牧羊,倒不算什么,孔家家大业大,只要家族给予支持,在哪里都能发展起来。

他们两家如今受了委屈,自然要好好安抚一番,不用说,这又要一大笔银子花出去。

而在应天府南花神庙,这是距离京城只有二十里地的一个小镇,已经从刑部被释放出来的严叔同回到家中已经三天了。

虽然在整个朝廷,他这个七品县令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花神庙,他这个曾经担任过县令的犯官,依旧可以算是一个大人物。

只是从一地县令变成戴罪之身,他回到家中之后,低调的根本没有露面,甚至许多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回家。

旁人不知道他回家,但是严氏族老却不会不知道。作为严氏曾经最出色的年轻人,他的身上不仅寄托着他亡父的希望,更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可是这才几年,就跌落凡尘,如今更是要被打发到南洋那不毛之地去了。

虽然朝廷现在一直在宣传南洋的富足,但是大部分人都半信半疑。如果那里真的那么好,怎么可能到现在到处还是瘴气?

不过人人都知道,南洋盛产粮食是真的,到了南洋,只要不懒,吃饱肚子不是问题。

严叔同在曲阜担任县令,族中的亲族也跟他一起去了好几个,都在县衙安排了差事,他被押回京,这些亲族自然也都返回了应天府。

因为有家族的约束,倒也没人敢贪没他的家产,将他这几年攒下来的一些家资全部带了回来。

当然,回到了应天府,这些家资要给族中进贡三成,让他们买了十亩族田,但是严叔同这里,依旧留了几百两银子的财货。

因他被判流徙南洋吕宋,若是不带家人过去,在哪里担任五年学官,即可免罪。

但是若愿意带家人主动迁徙都南洋,在那里落地生根,则直接可以免罪,甚至还能继续以县令的身份,在那里管理一县治地。

严叔同今年也不过三十,自然还有满腔抱负,所以他倾向于选择后者。

而这一点其母也是大力赞同,丈夫已死,她这个老太婆就只有儿子一个依靠。她又怎么舍得让儿子在南洋一个人受苦,不如全家一起迁徙过去。

能够继续保留县令之职,虽然是在南洋,但是严氏宗族依旧非常高兴。

有一个族人能去南洋担任县令,而且南洋那里现在在大力垦荒,他们严氏在大明不过是一个村子的大姓,除了村子就不算什么。

如果真能在吕宋那里也发展起来一个分支,也对得起严家的列祖列宗。

所以严叔同回到家的这几日,除了跟妻儿享受天伦之乐,就是与族人一同商议前往吕宋的安排。

但是严叔同现在还不能走,他虽然已经被释放,但是在他身上还涉及到了孔家的案子。所以,在孔家案子完全审理结束之前,他还不能离开应天府。

不过,他已经放出话,想在族中转让私田,全家搬到吕宋去,在那里好好发展。

身为朝廷官员,他比百姓更清楚吕宋那里的情况,对那里以后的发展,还是非常肯定的。

那里气候炎热,一年三熟,土地肥沃,水源不缺,唯一就是瘴气太多,气候炎热,疟疾过多。

不过,他去了还是县令,不至于像普通百姓一样,容易面对各种问题。

但是,孔家的事情不解决,他就只能留在应天府,哪里也去不了。

到了四月中旬,家中的田地包括房屋已经全部处理了出去。

有家族在,这些土地和房子都是被族人接手的,给的价钱也比较公道。

他现在是罪官,去了南洋就是县令,严氏只是小家族,以后还要指望他飞黄腾达,不会因此就苛待了他。

这日严叔同在族长家中,还在与他讨论这次去南洋,将带哪些人去。他的跟班,也是族中侄儿严峻飞奔而来,直接就冲了进来。

严峻随同严叔同学文,这些年性格逐渐沉稳。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严叔同心中一动,问道:“可是京中有消息到了?”

“六叔,是内侍来传旨,这事怎么还惊动了宫里呢!”

严叔同皱了一下眉头,他可不认为自己这个小县令能惊动宫中,可是现在是内侍来传旨,让他的心也提了起来。

族长胆小,不敢马虎,立即说道:“快回去迎旨,不可怠慢天使。”

严叔同回到现在还属于自家的两进小院,院门口外拴了八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