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美国有助于维护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1](第24/25页)

爱德华·德·托克维尔(?):“你应当时刻小心,避免使用这些毫无限制的措辞,比如奴隶制、奴役。其或许带有一点雄辩家的特色,仿佛绝对权力与彻底奴役之间不存在千差万别!”

[81]在空白处:

≠当今。

自由与自由的风暴。

专制与专制的严苛。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物质。

类似于罗马帝国的政体。

因此,距救世仅有一步之遥,其也是致力于规范自由的方法。从道德上解释民主。

对我而言,我认为这种事业是可能完成的。

我不是说我们必须遵循美国的做法,我也不是说美国人已经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一种共和政体,只有一种特权?)控制民主的其他方法。≠

[82]埃尔韦·德·托克维尔:

不再肩负公众尊重的重担的君主,等等。首先,我注意到这个段落和后两个段落的位置不大正确;它们打断了一系列思想。至于我引述的第一句话,作者采用了生动而有力的描述方式,但其显得不够明确;作者想表述的是,国王将很容易因为不再畏惧于丢失的公众尊重而做错事。这才是作者的本意,但读者得四处寻找它。此外,这样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吗?尽管皇室的部分权威被摧毁,但是正直的明君总是能够得到公众的尊重,而这种尊重正是对抗他的激情的屏障。

[83]埃尔韦·德·托克维尔:

你应当删除他的权力减弱且行为残暴。亚历克西应当格外小心避免抨击被推翻的王政复辟和被废黜的不幸君主,这是极有必要的。也许对亚历克西来说,不过度攻击路易斯-菲利普才是民智之举。亚历克西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让所有的政府报刊攻击他对他来说是不愉快的。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考虑因素,但将其纳入思考范围是有好处的。

[84]爱德华·德·托克维尔(?):

这部分内容所包含的想法和文体都很好。没有什么比在保持它的同时准确指出我们的民情与美国人的民情相距多远更容易的了。因为一个事实逐渐浮现出来,如果我们改变了民情,那么也许我们能够拥有完美的民主状态。但我们与这种状态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啊!我们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如此啊!

[85]共和政体的德行。/

美国人不是一个有德行的民族,但他们是自由的。根据孟德斯鸠的想法,这一事实不能完全证明德行对于共和政体的存在而言不是必不可少的。一定不能将孟德斯鸠的这个想法应用到狭义的层面上。这位伟人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是共和政体仅依靠社会的行动而继续生存。他所说的德行是每个人对其自身行使的并且防止自身侵犯他人权利的道德力量。

当人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诱惑是因为诱惑薄弱或者出于个人利益的算计,那么它在道德家的眼中不能构成德行;但根据孟德斯鸠的想法,它被囊括在德行之内,因为比起原因,孟德斯鸠更看重结果。在美国,不是因为德行太强大,而是因为诱惑太薄弱,这一点同出一辙。不是因为公正无私的想法是强大的,而是因为利益得到了很好的理解,这一点同样同出一辙。因此,尽管孟德斯鸠谈论的是古代的德行,但他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内容仍适用于美国。

但是,在托克维尔的旅程中,他记录道:

古代共和政体的原则是牺牲特殊利益获取共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可以说它们是有德行的。在我看来,这一原则是使特殊利益成为共同利益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因整体机制的运转而形成的精致化和智能化的个人利己主义。这些人并不费心证明公共美德是否是好事,但他们声称其能够证明这种公共美德是有用的。如果这一点是真实的,就像我所设想的那样,这个社会可以被称作进步的社会,而不能被称作有德行的社会。但是,个人利益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事实上能够混合到何种程度呢?这种反思与计算相互结合的道德心要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够控制尚未产生的激情或者抑制激情的产生呢?这是只有未来才能够告诉我们的一切。1831年5月29日。

[86]根据法国的结社法规定,所有超过20人的会议都要事先获得法律的许可。

[87]在手稿中:“……欧洲国家之中……”

[88]爱德华·德·托克维尔(?):“我对这个想法提出质疑。如此遥不可及的古代与我们的社会现状存在极大的差异,我认为你不能在任何方面将其与至今存在的东西进行比较。我认为在普遍存在分歧的见解中,唯一无可争议的一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是没有任何先例的。”

[89]“罗马社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