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3/3页)
“这就是家族历史。”柯基不悦地说。
“好了,柯基!超过一百二十五个世代!根本没人能记住。”
“卡胡纳们都能记住。”柯基毫不退让地说。
“听上去,你倒是相当维护卡胡纳们。”艾伯纳说。
“在背诵家族历史这方面,我的确维护他们。”柯基答道。
“但这是个胡说八道的神话传说。”艾伯纳轻蔑地拍了拍原稿。
“这是我们的史书,”柯基说,把文稿紧紧地搂在胸前,“《圣经》是你们的史书,而这些回忆录是我们的。”
“你居然如此大胆!你还想问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牧师!”
“为什么,黑尔牧师,我们一定要嘲笑自己的史书,而老是得尊重你们的?”
“因为我们的史书——虽然你的叫法十分不妥——是上帝的神圣话语,而你们的史书只是一堆传说罢了。”
“‘生儿育女’那篇跟卡胡纳的回忆相比,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柯基反驳道。
“可信度?”艾伯纳骇然张大了嘴巴,他吃惊不小,心头火起,“一本是上帝用神圣的话语启发我们,而另一个……”他轻蔑地停顿了一下,决绝地说,“上帝,你居然将它们相提并论?”
“我认为《旧约》中有大量内容只不过是卡胡纳们杜撰出来的而已。”柯基坚决地说。为了报复艾伯纳的傲慢无礼,他又用自信的语气说,“告诉我,黑尔牧师,难道你心里不觉得以西结其实就是位卡胡纳吗?”
“你最好走开。”艾伯纳厉声说,语气冷冰冰的,然而他又为责备这个小伙子感到一丝羞愧,于是艾伯纳用胳膊搂住柯基的肩膀,指着海滩上的一艘独木舟说:“柯基,”他平静地分析道,“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必须明白,那样的一艘独木舟没法载着五十八个人走上三十天,尤其是从塔希提那么远的地方。”
柯基挪了个地方,好看到拉奈岛和卡胡拉威岛之间那片一路向南的宽阔银色水域。
“黑尔牧师,你还记得那片水域的名字吗?”
“他们不是叫它科阿拉・伊・卡希基吗?”艾伯纳回答。
“你可曾听说过,卡胡拉威岛那个地方有个名字?”
“没有。”
“那个点同样也叫科阿拉・伊・卡希基之地。你知道科阿拉・伊・卡希基的含义吗?”
“这个,”艾伯纳思考着说,“‘科’的意思是‘这个’;‘阿拉’意为‘道路’;‘伊’是‘通向’,我不知道‘卡希基’的含义。”
“你可知道,我们发‘科’的这个音,南边的人发成‘塔’。这下‘卡希基’的意思明白了吧?”
艾伯纳极不情愿地弄懂了那个词,‘卡希基’原来是现代人的以讹传讹。
“塔希提,”他轻声说道,“通向塔希提之路。”
“是的,”柯基说,“如果你从拉海纳起航,通过科阿拉・伊・卡希基海峡,在科阿拉・伊・卡希基之地调整航向,就能抵达塔希提岛。我的祖先经常这样航行。乘着独木舟航行。”说完,自豪的年轻人离开了。
然而艾伯纳不愿意接受这个说法,他询问了很多夏威夷人,证实了‘卡希基’这个词并不是塔希提岛的意思,而是可以表示任何遥远的地方,这令他大为满意。于是艾伯纳在给耶鲁大学的手稿中加上了自己的注解:“科阿拉・伊・卡希基可译为‘通向遥远之地的路’或者‘远方’。”接下来,仿佛为了证明艾伯纳的正确似的,一个暴风雨之夜,克罗罗的那艘“塔希提”号上的夏威夷船长喝得大醉,自己待在船舱里,任由这艘渡过了多少惊涛恶浪的老船撞上了拉海纳岸边的礁石,然后就烂在那儿了。夏威夷人在自家门口的海面上都驾不了船,别说穿越远洋了——这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