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第2/3页)

2010年8月,我随历史再次前往关中考察,我先去咸阳寻找始皇帝的宫城,又登长陵西望宝鸡,东眺临潼,遥想当年章邯在废丘左右环顾的不安情景[30]。我渡渭河,穿越长安,由子午口入谷,沿废弃之旧道蜿蜒深入,高山夹道,树荫蔽日,潺潺山涧流过,崎岖土路蔓延,断垣残壁光影间,尽是浓浓的历史沧桑。回程在子午口流连长久,眼前脚下,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与同行的陕西考古学者李举刚摄影谈笑,“假使我等如灌婴领军出此,三秦当是无险可守,关中岂能不恐慌震动……”此地此时,我对明出子午的韩信战略深信不疑。

考察归来,读周宏伟先生的鸿篇大论《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快哉乐哉!感铭之下,我对韩信“从故道还”反攻关中的战略和路线,竟然获得了贯通古今的理解。

韩信统领汉军反攻关中,在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之前,那时候,汉水不但是连通陇西和鄂西的畅通水道,汉水上游地区,舟楫便利。船运由汉中出发,逆水西行可以一直抵达陇西,由天池大泽北上,可以沿故道靠近陈仓。如此交通条件下,韩信暗出陈仓的战略,在粮草和兵员的输送上当不会有重大的障碍。如此交通条件下,韩信大军出陈仓以前,必定首先沿西汉水攻击雍军控制的下辨和西县,其军事意图,一方面是作佯攻陇西的声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封锁汉水航道,防止陇西的雍军顺流而下,在汉军大出陈仓后袭击汉中,从背后攻击刘邦军。

有人说,《老子》是兵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无常形,因地而变,几近于道,最受哲人推崇。韩信生于水乡淮阴,一生用兵,最善于依托水势。在韩信的军事生涯中,佯攻陇西,明出子午,暗度陈仓,是他所指挥的第一场大仗,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汉中反攻关中的成功战例。事后想来,种种策划计量之外,畅通的古汉水水系的利用,不可不谓是天助。二百年后,诸葛亮五次出汉中北伐,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种种不利之外,古汉水水系的交通断绝,岂非也是天不助我,命哉命哉![31]

————————————————————

[6] 关于韩信的生年,史书没有记载。张大可、徐日辉著《张良萧何韩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结合史事和民间传说推断韩信生年为公元前228年,今从之。韩信生平,参见本书附录《韩信年表》。

[7] 有关战国游侠的详细叙述,请参见拙著《秦崩》第一章之七“战国时代的游侠风尚”。

[8] 在战国时代的游侠世界中,刘邦是活跃于乡里的乡侠。关于乡侠刘邦的详细,参见拙著《秦崩》第一章之十“刘邦的追星历程”。

[9] 王孙的本义,就是王的子孙。秦汉之际,也用来尊称亡国后的贵族后裔。《史记索隐》引刘德之言注释漂母称呼韩信为公子说:“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解释非常贴切。

[10] 《苏轼文集》第一册第三卷,中华书局,1996年。

[11] 蒲将军,疑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棘蒲侯柴武,他因巨鹿之战与英布一同先渡黄河攻占秦军粮草转运要地棘蒲有功,后被封为棘蒲侯,史称蒲将军。

[12] 淮安考察,我与爱媛大学藤田胜久同行,得到淮阴师范学院张强先生的关照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13] 淮阴城故址和甘罗城,皆为秦汉古城遗址,可能是淮阴县治所在。韩城遗址,据传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所筑之城,也为汉代遗址。枚乘为西汉著名文人,淮阴人。枚乘故里碑为唐代物,仅存碑身,1958年码头渡口出土,现立有纪念碑。

[14] 韩信故里、胯下桥、韩侯钓台、漂母祠、韩母墓、漂母墓等,皆为明清以来的遗址,几经毁佚重建。

[15] 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刘邦军接受秦国的投降后,郦商领兵平定汉中和巴蜀地区。

[16] 关于刘邦集团的人事构成、地域构成以及诸侯子的详情,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一章“汉初军功受益阶层之形成”、第五章“刘邦集团之地域构成”,三联书店,2000年。

[17] 陈显远《萧何追韩信处考》,收于氏著《汉中史迹杂考》,汉中市文化文物局编,1998年。

[18] 从汉中到楚国,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走汉水水路,当时应该是一条主要的交通通道,详细请参见本章第九节“汉中的地形交通”。不过,正因为汉水水路是当时东去楚国的主要交通通道,在将士大逃亡的时候,也应当是汉王国政府防范最严的。从截贤岭地名和唐代碑刻来看,南江方向应当比较合理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