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卜德与《燕京岁时记》(第3/3页)

可能还是由于年轻吧。1935年时的卜德毕竟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研究生,犯一点错误在所难免。到1965年,他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教授、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但看到自己早年的译著再版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燕京岁时记》的翻译是他“第一部尝试进入汉学研究领域的著作(first book-length venture into Chinese scholarship)”。人生的第一次总是让人难忘和激动。这次最初的尝试也影响了卜德日后的研究方向。中国的节日始终是他的一个关注重点,1975年,卜德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古代中国的节日》(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在该书“前言”的一开头,卜德写道:“笔者对中国节日这个课题感兴趣已经有四十年了。笔者早在1936年就翻译过一本有关北京岁时的著作,该书写于1900年,作者是一位满族人。对该书的翻译成为笔者最早的一本著作。《古代中国的节日》一书的研究对象是二千年前汉代的节日和庆典,这一课题此前还没有人研究过。”当卜德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自己四十年前的留学生活吧。尽管日军即将兵临城下,卜德的翻译进度不减,但战争的爆发无疑影响了《燕京岁时记》英译本初版的发行和销售,卜德对第二版的热情也是希望自己最初的工作成果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利用。

原载《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