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一章 天下归秦(第2/7页)

黄歇这封信,归根结底只有一个主旨,就是将祸水引向韩、魏,推迟秦国进攻楚国的时间。这个想法在客观上与范雎的远交近攻不谋而合。秦昭王考虑再三,果然采纳了黄歇的意见,将进攻重点放在三晋,楚国得以偏安数十年。

此后,楚顷襄王派太子熊完入质于秦,黄歇又担任熊完的师傅,陪同熊完在咸阳居住。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熊完担心国内有变,想回去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又怕秦国不放人。

于是黄歇找到当时秦国的相国范雎,说:“现在楚王病重,怕是医不好了。秦国不如赶快放楚太子回去,等他即位后,一定会感激秦王的恩德,加强两国的友好。否则的话,万一楚国另立新君,对秦国可就没那么听话了。”

范雎将这话说给秦昭王听,秦昭王持审慎态度,说:“可以让太子的师傅先回去看看楚王的病情,等他回来后再作计议。”

黄歇得到这样的答复,对熊完说:“秦国之所以不让您回去,是想得到更多的好处,而您现在又无法给他们提供什么好处,处境十分危险!现在大王病情十分严重,万一去世,您又不在楚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就很难说了。建议您赶紧逃跑,这里有我,就算是豁出性命也要顶住。”

于是熊完乔装打扮,偷偷溜回了楚国。黄歇则留在咸阳应付秦国人。估计熊完已经抵达楚国了,他才进宫对秦昭王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国,我知道有罪,特来向您请求赐死。”

秦昭王大怒,说:“那你就自杀吧!”

范雎赶紧求请:黄歇作为臣子,能够舍出性命来救自己的主人,相当难得。楚太子既然已经回国,必定会即位为君,咱们不如大方一点,把黄歇放回去,让他辅佐太子,继续与秦国亲善友好。

秦昭王对范雎言听计从,于是将黄歇也放回了楚国。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也就是楚考烈王。黄歇被任命为相国,封春申君,得到了淮北十二县作为封地(后改封江东),成为楚国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

春申君阔起来后,学着平原君、信陵君的做法,礼贤下士,招揽宾客,很快也聚集了三千门客,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歌功颂德,装点门面。

据说,平原君有一次派自己的门客出访楚国,拜访了春申君。春申君将他们安排在最好的宾馆里居住,并且派门客去招呼。这些赵国人想夸耀自己的富贵,故意在头上插着玳瑁发簪,刀剑都用名贵的珠玉装饰,得意洋洋地来见春申君的门客。没想到,春申君的门客个个都衣着华贵,连鞋子上都缀着上等珠玉,比赵国人装点在刀剑上的还名贵。于是,“赵使大惭”,从此不敢轻视楚国人。

这次比富无疑说明,春申君至少在经济实力上比平原君更胜一筹。当然,春申君在治理国家方面,也还是有两把刷子。在他当权时期,楚国派兵救援赵国,配合信陵君解邯郸之围,又北伐消灭鲁国,任用大儒荀况为兰陵县令,楚国的国势复振,大有中兴气象。

然而,公元前241年,庞煖组织最后一次合纵,发动五国大军攻秦,楚国也参与其中。等到联军攻至蕞地,秦军发动反攻,各国军队便一哄而散逃走了。楚国为了躲避秦国的进攻,还将首都迁到了寿春。因为这件事,楚考烈王归罪于春申君,君臣之间从此产生隔阂。

李园的窃国连环计

这一年,楚考烈王已经即位二十二年,仍然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春申君为此很着急,国家没有继承人,那是大事啊!于是找了不少女人送给楚考烈王,结果还是不行。

春申君有位门客,名叫李园,是赵国人。李园有个妹妹,长得很漂亮,又很风骚。李园想将妹妹献给楚考烈王,但是考虑到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怕她日后失宠又没有儿子可以依靠,于是想到了春申君。

有一次,李园请假回家,故意晚回了几天。春申君问他为什么迟到,李园回答:“齐王派人来向我妹妹求婚,我陪着齐王的使者喝酒,所以回来晚了。”

春申君一听,觉得很好奇:“那齐王下聘礼了吗?”

李园说:“还没呢。”

春申君说:“我可以见见你妹吗?”

李园说:“当然可以。”

于是李园将妹妹带给春申君看。果然如他所料,春申君一见这个女人便着了迷,将她留在了自己府中。

自楚灵王以来,楚地女子便以细腰而闻名,有一种弱不禁风的美。而赵地女子身材高大,性格爽朗,给春申君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她很快就怀孕了。

在李园的授意下,这个女人找着一个机会,对春申君说:“您在楚国掌权已经二十多年了,大王对您无比信任,即便是亲兄弟也比不上。可是大王没有儿子,一旦他去世,就只能立他的兄弟为王。等到新君即位,他必然会用自己的亲信,到那时您该怎么办呢?要知道,这些年来您可得罪了不少大王的兄弟,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即位,对您可都是大大的不利。”